第536章 五个月完工鲲鹏

"我相信李总工!过去两年,从'长风'导弹到'海鹰'战机,从'天眼'干扰系统到'盘古'计算机,李总工从未让我们失望过!"

他转向其他人:"同志们,这是国家命运攸关的时刻。如果'鲲鹏'能够成功,我们将一举跨越两大国的技术封锁,获得制海权和制空权!我支持全力以赴,不计代价!"

一位位领导纷纷起立表态,会议室内的气氛从犹豫不决迅速转变为坚定必胜。最后,工业部副部长刘志强郑重宣布:

"从今天起,蓬莱基地进入战时状态!一切服从'鲲鹏冲刺计划',一切为了五个月后的首飞!"

接下来的日子里,蓬莱基地彻底变了模样。

原本就繁忙的基地变得更加火热,三班倒的工作制度让基地永远灯火通明,像一颗不眠的明珠镶嵌在东海之滨。数千名工程师、技术工人和管理人员被紧急调集,大批精密设备和特种材料源源不断地运抵,一切都在为"鲲鹏"的诞生做最后的冲刺。

核心一号工厂,已经完全改造成了"鲲鹏"的主控中心。工厂中央是一个巨大的数字沙盘,实时显示整个项目的进度和状态。周围是三十台"盘古-III"终端,昼夜不停地运算着设计优化方案、生产调度计划和质量控制参数。

"女娲-II"设计系统的大屏幕上,"鲲鹏"的三维模型栩栩如生,工程师们可以从任意角度查看每个细节,模拟各种工况下的性能表现。系统不断根据最新的制造数据和测试结果,自动优化设计参数,确保每一个零部件都达到极限性能。

李明远几乎住在了主控中心,日以继夜地监督项目进展,解决各种技术难题。他的办公桌上永远放着一杯浓茶,眼睛因长时间盯着屏幕而略显红肿,但精神却异常亢奋。

"老李,你得休息一下,"张部长担忧地劝道,"这样下去身体会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