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行。"李明远断然拒绝,"'龙心'必须是我们自己的技术。告诉那些专家,我们不是在造大型商用核电站,而是小型模块化反应堆,技术路线完全不同。"
他从口袋里掏出一个小本子,迅速画了几笔:"把反应堆功率降到50兆瓦,采用自然循环冷却,简化控制系统。这样可以绕过很多技术难点,安全性还更高。"
刘建国接过本子,惊讶地看了看:"这...这设计也太简单了吧?能行吗?"
"能不能行,造了才知道。"李明远笑道,"记住,我们现在的目标不是效率最高,而是能用、安全、建造周期短。走,去看看现场。"
两人驱车来到"龙心"工地。这里的挖掘已经完成,工人们正在绑扎钢筋,准备浇筑反应堆基础。看到李明远来了,几位年长的专家迎了上来,脸色不太好看。
"李总工,这个设计实在太冒险了。"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专家直言不讳,"我们连基础实验都没做充分,就要直接建设核电站?这在全世界都是闻所未闻的!"
李明远面色不变:"王教授,您参与过北极熊国的核项目,应该知道小型反应堆比大型的简单得多。我们这个设计,功率只有商用电站的二十分之一,安全系数却高得多。"
"可是—"
"没有可是。"李明远语气坚决,"两年,我只给两年时间。'龙心'必须和'鲲鹏'同步完工。如果您觉得压力太大,可以申请调离项目。"
老专家气得胡子直抖,但最终还是没说什么,转身离去。
刘建国小声道:"老王在业内地位很高,得罪他不太好..."
"没关系。"李明远无所谓地摆摆手,"等'龙心'建成,他会回来的。现在,所有人都被传统思维束缚,无法理解模块化小型反应堆的优势。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成功了,自然会服气。"
他转向一群年轻工程师:"从今天起,'龙心'和'鲲鹏'两个项目实行24小时轮班制,三班倒。我会亲自坐镇指挥,确保进度。"
高空中,一架U-2高空侦察机正小心翼翼地接近龙国领空。驾驶员亚当斯中尉紧张地盯着仪表盘,高度表显示他已经爬升到米的惊人高度,龙国的雷达很难发现这个高度的小型飞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