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7章 防空系统测试

李明远提出了一个大胆的解决方案:

"既然我们无法实现全自动制导,那就退而求其次,采用半自动方式。导弹本身只具备最基本的稳定功能,主要依靠发射前的正确朝向。预警系统探测到威胁后,导弹发射架自动转向威胁方向,由操作员确认并发射。"

这种设计虽然牺牲了一些性能,但大大降低了技术门槛,使项目在当前条件下变得可行。

整个系统的控制机制也采用了类似的简化思路。没有复杂的计算机,只有简单的电路和机械联动装置,甚至保留了手动操作选项作为备份。

"这种设计我称之为'机械-电气混合控制',"李明远向团队解释,"它避开了我们无法攻克的电子计算瓶颈,但保留了系统的核心功能。"

一周艰苦工作后,第一套原型系统的各个部件逐渐成型。李明远站在装配车间,看着技术人员将改装后的14.5毫米高射机枪安装在一辆T-34坦克的顶部,心中既兴奋又忐忑。

"总工,按照你的要求,机枪座能360度旋转,仰角最大85度。"技术员报告道,"电动驱动系统已经连接到预警雷达,收到信号后能在0.5秒内转向目标区域。"

李明远点点头:"很好。反导导弹呢?"

"第一批改装导弹已经完成,但稳定性测试结果不理想。"另一位技术员有些担忧地说,"有约30%的样本在发射后轨迹不稳定。"

"继续调整尾翼和推进剂配比。"李明远并不气馁,"记住,我们不需要它们飞得远或准,只要能按预定方向飞出去,在目标附近爆炸就行。"

就在装配工作紧张进行时,李云龙带来了新的情报。

"敌国的'雷神'火箭系统已开始小规模部署,"他表情凝重,"根据前线侦察,这种火箭长度约12米,直径1.5米,极可能搭载大型高爆弹头。更麻烦的是,它们采用分散部署模式,很难通过常规轰炸全部摧毁。"

李明远研究着情报照片:"发射车呢?有什么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