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不等人,必须立即开始云爆弹的设计定型和量产准备。"李明远站在白板前,快速勾勒出三种不同的云爆弹设计方案,
"我们将同时推进三种型号:空投型、发射架型和单兵火箭筒型。"
"李总工,单兵火箭筒型?这种威力巨大的武器能做到单兵携带吗?"一位技术员惊讶地问道。
李明远点点头:"能,关键在于小型化和简化。我们不求威力最大,而是求实用性最强。单兵火箭筒型云爆弹的有效载荷只有5公斤,但打到敌方坦克装甲群或者碉堡阵地照样能发挥巨大作用。"
在白板上迅速画出了一个类似火箭筒的装置:"这种设计灵感来自前线反坦克火箭筒,但内部填充的是云爆混合物,能在5-10米范围内形成高温高压区,足以摧毁一辆中型坦克或一个碉堡。"
会议室里的技术人员看着李明远行云流水般在白板上绘制出越来越详细的设计图,都惊叹不已。
这种创造速度,简直不像是人类能达到的水平。
"三组同时进行,今晚必须拿出详细设计方案!"李明远转向吴哲,"关键难点在引信系统和安全保险机制,这方面我来负责,你们负责外壳和装配流程设计。"
会议持续到深夜,但没有人喊累。
当其他人各自带着任务离开时,李明远独自一人留在了办公室,继续完善最关键的引信系统。
云爆弹的引信系统是整个武器的核心,必须既敏感又安全,能在正确的时机引爆混合气体,同时在储存和运输过程中保持绝对稳定。
这是一个近乎矛盾的技术难题。
凌晨三点,实验室里只剩下李明远一个人的身影。
他的办公桌上摆满了图纸,手边是几个小型机械装置的原型。
"这该死的引信..."李明远揉了揉酸痛的眼睛,盯着面前拆解开的机械部件。
这是他第七次调整结构了,前六次都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
在未来,这种问题可以通过微电子技术轻松解决,但在现在这个年代,必须依靠纯机械结构来实现复杂的逻辑功能,这就像是用石器时代的工具去制造工业革命的产物。
"等等..."李明远突然灵光一闪,抓起铅笔在纸上快速画了起来,"如果采用双重机械触发,配合延时摩擦引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