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这个小小的发明,却给大明带来了极大的变化,这让精密加工成为了可能,自然,机枪的精度也不足挂齿了。大大降低了卡壳率,这就让机枪在战场上作战成为可能。
朱雄英这几天,之所以一直待在流金城,就是因为大明第一柄可投入实战的机枪,马上就能投入实验了。
现在关键技术全部都已经攻克,接下来就是考虑其稳定性了,首先要保证其在高速设计的过程中,弹道的稳定性和可控性,而且还需要考虑到,实战中的应用场景。
这些对于流金城的研究员来说,早就从火器大量的实战数据中,总结出来了一些经验,并对其做出了针对性的改进。
直到了今天,经过多轮改进之后,终于到了可以实验的地步了。
这次实验,也是少不了表哥李景隆的陪同,由于李文忠近些天,忙着当朱雄英的婚礼使者,每天都被繁琐的礼仪搞得不可开交,也没空管他,他除了在东宫六卫的营地之中,就是出去寻欢作乐,这几天由于朱雄英一直待在流金城,这家伙就自行请缨,来到朱雄英的身边护卫他。
此时,朱雄英和李景隆等人,一路来到了流金城一处靶场中,这处靶场是专门设立的试枪基地,里面所用的用具都齐全的很,周围都是士兵在进行保护,虽然这里是十分安全的地方。
朱雄英一眼就看到了那个大家伙,如果后世的帅哥们看到这个东西,一定会说出一个名字,加特林。
因为这个东西和后世出现的加特林机枪十分相像,由六根枪管组成,射手通过旋转手柄带动枪管旋转,并且带动齿轮,使得弹鼓中的子弹随着机械推入枪膛,不过,这种弹鼓的容量只有240发。
在这个机枪的射速下,一分钟之内就会全部打出去,这就需要机枪手旁边进行提前装弹,并且更换弹鼓的时间较长,熟练的枪手大概也需要快一分钟。
这台机枪为了增加它的稳定性,还给他加了两个轮子和支架,以确保它不会因为后坐力而偏移,减低射手操作难度的同时,还给他增加了一定的移动性。
在它的前方三百米到六百米的位置上,密密麻麻的,摆满了一块块的铁皮靶子,足足有数百个之多。
任思毅和两个研究院在这个枪械旁边,还有四个士兵正在哪里准备,众人见到朱雄英之后,都恭敬的给朱雄英行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