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紧着英子的事吧!
置办完被面,
多的钱再多扯几尺布,
到时候多给英子做两身衣服。
我去外面打听过,
那个亲家婆不是一个好相与的,
把英子嫁妆置办的丰厚一点,
免得以后她多受气!”
“唉~~”
刘老六一听这话,也只能叹了一口气,不再言语。
他们老刘家穷,
嫁出去的女儿都没有底气。
把钱全部紧紧的裹进腰间之后,
刘老六缩着脖子,
佝偻着身子,
一脚深一脚浅的朝城里走去。
………
清阳县是淮安府的大县,
不光有大片大片的良田,
还有漕运这种关乎大明生计的重要机构,
所以清阳县历来繁华,
更有着小应天之称,
县城里亭台楼阁精美无比,
街道上面更是布满各种商铺,
街道上更是人来人往,
入眼看去近身着绫罗绸缎。
当然清阳县再繁华,
县里面的人再有钱,
也和刘老六这个佃户没什么关系。
刘老六交了入城费之后,
就小心翼翼的摸索在大街上,
生怕不小心冲撞了别人,
连走路都是走一步看三步,
甚至连城中的叫花子大胆都没有。
好不容易摸到了城墙边一偏僻破旧的小巷子后,
刘老六才擦了擦额头的虚汗,心里松了一口气。
他没记错的话,
他大女儿巧儿就是嫁到这里来的,
大女儿的公公是以前从辽东逃过来的难民,
不过这个亲家公不光肯干而且脑子灵活,
虽然是难民出身,
但是这几十年也一点一点的爬了起来,
从运河里面的一小小纤夫爬到了一个不大不小的头头,
更是在清阳县里置办了房屋,
虽然房屋很旧也很小,
但是仍然和刘老六比起来,那可是强多了。
刘老六很少到城里来,
所以就想让亲家母帮帮忙。
亲家母人不错,
虽然刘老六穿的破破烂烂的,
但是亲家母还是热情的招待了他,
并且叫家里的小子去把在运河船上干活的人当家的和大儿子喊能回来。
亲家公叫汪满,
人长的高高大大的,
听到刘老六过来了,
急急忙忙的带着大儿子回了家。
就在街上米店当厨娘的巧儿也赶了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