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兰西的人再次为接送他们的马车感到惊奇。
他们那边的马车都是铁制的,但是路上极其不平稳,而且也不是什么人都能用得起马车的。
法兰西的人甚至为运行流畅的马车进行了赞美,写了几句他们那边流行的诗体。
鸿胪寺的人非常感兴趣的看了两眼,然后发现自己刚学习诗词的小侄子都能做上来这样的诗,顿时对法兰西的文化不感兴趣了。
黛玉倒是没有表现这么的明显。
黛玉正在跟安娜的父亲交流他们在海上的各种见闻。
交流的过程中,黛玉就把这些见闻直接用书面化的文字表达出来,并且询问自己可不可以把这些书稿进行出版。
安娜的父亲没有任何的反驳,只是希望黛玉能够让他们把这本书翻译成英文。毕竟以自己角度描绘和从第三方角度进行描绘事情的结果是不一样的。他们也想看看第三方对于他们这种在海上漂泊的事情有什么感悟?
黛玉并没有拒绝这个要求,毕竟这本书出版之后是她在挣钱。
于是一路上黛玉一边听着海上的见闻,一边动手修改着这本书籍,偶尔还会扯两个壮丁过来帮忙。
直接导致过来帮忙的鸿胪寺的官员把外国文字学习的非常精准,除了口音之外,读写都比法兰西这些人更精通。
黛玉在书写书籍的同时,还跟着安娜的父亲学习了他们法兰西的语言。
法兰西的语言比他们日常学习的外国文字还要难。
不过黛玉也搞明白了,他们他们欧巴罗州那一块儿就有好几种语言,如果形容就像他们大清有好多方言一样。
他们最常用的语言是英文。就是大清现在学习的外国文字。跟他们大清方言的不同的是他们每一个国家都有专门的文字,语言。他们法兰西说的就是法语。黛玉磕磕绊绊的把法语学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