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榨工人,这算不算资本主义作风?
路过一片芦苇丛,卫扬揽了揽她的肩头说:“工作忙不完,先回家好好吃饭。”
宋露白最近回家的时间有点晚,晚到卫扬三天两头的来接。
她的肚子不小了,卫扬担心她摸黑在路上有个磕磕绊绊,只要天黑她还没回家,他人又在团部,他必定会来接她。
院子里,卫昭正坐灶眼前烤红薯。
锅里放着一碗炒白菜,一碗鸡蛋羹和几个窝窝头,灶眼里还有几个还没烤熟的红薯。
院里的两个母鸡前阵子开始下蛋了,三天能收四个蛋,家里现在有鸡蛋吃了。
在别人家,鸡蛋大多会攒着拿到供销社换钱,但在她们家,鸡蛋就只有上桌的份。
宋露白早就饿了,不过今天算账算到伤心,根本就顾不得饿。
吃完饭,红薯也差不多熟了,宋露白也有心情和俩人讲她遇到的难题了。
兄妹俩听她说完,卫昭率先开口说:“你是不是因为制鞋班的收益高,所以觉得食品作坊赚的很少?小宋,你就是给自己的压力太大了,能赚就不错了,现在才上手,问题可以慢慢改进。”
卫昭说中了宋露白的心思。
她也是办公室的副组长,现在杨秀娥管的制鞋班收益喜人,虽然之前她也给制鞋班出了力,但她现在负责的是食品作坊!
等到团里开大会总结时,她管理的食品作坊肯定没有杨秀娥的制鞋班成绩亮眼,她心里总是不甘心的。
她看向卫扬,问到:“我们买团里的红薯价钱还能再便宜点吗?”
卫扬摇头:“恐怕不能,比市场价低五厘已经是最低的批发价了,你如果想再低,就是拿团里的去补贴你们食品作坊…”
根据去年的统计,团里红薯亩产一千四百斤,今年的收成明显比去年强不少,但因为土质问题,这边的土地和内陆能亩产三千至四千斤的高产土地还是比不了,今年每亩地能达到一千八百斤就不错了。
红薯是团里居民的重要口粮以及储备粮,按照目前各连队收成的数据看,给团里居民分配后虽然有不少盈余,但还是不能降价卖给食品作坊。
宋露白听卫扬说完,点点头说:“那我就让俞组长去别的团买红薯了。”
团里不肯降价卖给她们,那别的团场想赚她们的钱要卖给她们,团里总不能拦着不让买吧?
卫扬轻笑一声,点头说:“你提前和俞林开个小会,这事不算小,得团里开会同意后才能去办,你俩达成一致后,再在团里的会上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