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折扣太低,李芷兰也不接受,说来说去,双方总算是谈到了合适的价格。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付钱后拿了东西出门,李青溪她们四下逛了逛,到了用膳时候,就去了天香楼。
酒饱饭足,瞥见旁边的园林,陈氏不由得感慨道:“这京城就是比青州繁华,前几年我来时,这地方还是荒芜一片,没想到如今,都盖起园子了。”
李青溪闻言,神色一顿,奇怪道:“二婶,你什么时候来过京城?”
连李芷兰都有些疑惑:“娘,你不是一直没有离开过青州吗?”
她娘是土生土长的青州人,当年嫁给她爹后,走的最远的路,也是去临县。
什么时候,到过京都了?
陈氏见她们如此,反而诧异了:“青溪从前生了场大病,忘了这事倒也正常,怎么芷兰你忘性也如此大?”
“十多年前,青州南街的私塾里有一位先生,他本是京都人士,有个闲散官职,致仕后游历四方,来了青州停留几个月,做了先生,很欣赏你爹,便收做了弟子。”
“只不过后来先生归家,你爹科考屡试不中,也不敢去拜见他。”
“四五年前吧,眼看着昔日同窗,都在朝堂上做出一番事业,你爹便想着豁出脸去,给先生写封信,求个提拔,谁曾想信是寄出去了,得来的却是丧讯。”
陈氏缓缓道来:“先生病逝在京,你爹说什么也要去拜祭,还带上了咱们娘俩。”
她指着护城河:“那时候,咱们还在这附近逛过呢。”
对于陈氏所言的一切,李芷兰毫无印象。
在她的记忆里,她从未跟爹娘来过京都。
她刚想问陈氏,是不是记差了,又想起来另一个人的话。
三皇子说,曾与她在京都相识。
李青溪看了一眼李芷兰,明白对方也想到了这件事。
可若是真的,为何陈氏与三皇子记得,却不记得?
还有,她也不记得。
要知道在青州老家,大家都住一起,她们姐妹俩几乎是寸步不离。
不可能说,二叔他们一家子上京,她却不知晓。
带着这些疑问,李青溪回府后,特意去问了陶氏,得到的回答果然不出她所料。
陶氏一脸惊讶地看着她:“你怎么突然问起这事儿了?那时候你二叔二婶确实进京过,芷兰跟着一起出发,你还在家中念了好久,说没人陪你一起进学了呢。”
李青溪心中一沉。
果然。
只有她同芷兰不记得这事儿。
而偏偏,她们两个是原剧情中的女主与恶毒女配。
还有那个白玉,分明没有这个人,她却一直梦到他。
李青溪直觉,这些事儿同原文剧情脱不开关系。
可是问起九九,它却全然不知。
“宿主,我早跟你说过了,我现在因为前世剧情崩塌的缘故,没多少能量,根本查不出什么蹊跷来。”
“那若是我完成任务了,你能查到这些事的真相吗?”
面对她的提问,九九也不敢确定:“应该是可以吧。”
毕竟那时候,它就拥有全部权限了。
再想翻看前世的事,比如今容易,也更全面。
李青溪原本是想找李芷兰聊聊详细情况的,但天不遂人愿,入夜之后,李芷兰突然病了。
她浑身发热,脸色发红,可请了大夫来,只说是受了凉,查不出其他病症。
陈氏有些愧疚:“想来是我白日里带着芷兰去了护城河边,所以才让她受寒了。”
“早知如此,我不该出门才是,这年关附近偏生闹出这种事来。”
李鸿胜担心女儿,多说了她两句,便被李青溪劝走。
看着床上躺着的李芷兰,她皱了皱眉,问系统:“九九,芷兰当真是受寒吗?”
不知为何,她总觉得事情没这么简单。
然而九九查探了一番,也查不出问题:“宿主,根据她的症状来看,确实只是风寒,没有性命之忧,你不必担心。”
“兴许吃了药,明日一早她就好起来了呢。”
九九倒不是很担心,原文女主素来福大命大,遇刺都死不了,哪能被一个小小的感冒发烧给击溃。
夜深人静,陈氏还守在女儿床侧,不肯去休息。
李芷兰的高烧退了,但人依旧昏昏沉沉的。
她只觉得自己恍惚间,似乎来到了什么地方,四处都是大雾,看不分明。
直到穿过雾层,她才看到站在河边的人。
她大着胆子:“请问……”
那人穿了一身白衣,戴了帽帷,手中拿着黄纸,正在焚烧,应该是在祭奠什么人,闻声回过头来。
李芷兰看清楚她的脸后,目光惊愕。
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