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州境内的戈壁被落日染成赭红色,大同商队的驼铃声在空旷的古道上格外清晰。
四百余人的队伍拉成长长的队列,三十峰骆驼背负着沉甸甸的货囊,绸缎、茶叶与琉璃器,在暮色中若隐若现。
这是大乾与西域通商的黄金纽带,仅货囊里的琉璃器就价值万贯,足以让任何觊觎者眼红。
“前面有胡杨林,今晚就在那里扎营!”
队正李默勒住缰绳,目光扫过前方那片胡杨林。
胡杨的虬枝如铁,既能遮挡戈壁夜风,又能依托树干构建简易防御,是丝路商队宿营的最优选择。
按照丝路保障体系,伊州本应是商队的安全驿站,可如今烽燧的狼烟久未升起,守关戍卒也不见踪影,李默只能加倍谨慎。
商队迅速铺开防御,二十名护卫手持横刀,借着胡杨林在外围竖起拒马桩,桩尖朝向戈壁。
骆驼被牵到林子中央围成圈,货囊堆在圈内形成临时堡垒,四名斥候爬上最高的胡杨树,借着最后一丝天光了望四周。
夜幕降临时,营地升起篝火,烤肉的香气混杂着茶叶的醇厚弥漫开来。
商人与护卫们围坐取暖,有人说起长安的繁华,有人盘算着抵达高昌后的利润,没人注意到林外沙丘后,一双双贪婪的眼睛正透过胡杨的缝隙窥视着营地。
伊州守将阿斯兰的亲兵已在此潜伏两个时辰,他们借着死胡杨的枯干遮掩身形,连呼吸都压得极轻。
子时的戈壁气温骤降,篝火已燃成暗红的余烬,商队成员大多沉入梦乡,只有值岗的护卫抱着横刀打盹。
突然,三枚火箭拖着红光划破夜空,精准落在营地中央的货囊堆上,这是阿斯兰约定的进攻信号。
“敌袭!”李默猛地惊醒,话音未落,密集的箭矢已如骤雨般射进胡杨林。
弩箭穿透帐篷的帆布,带着凌厉的破空声嵌入人体,睡梦中的商人来不及呼救便倒在血泊中。
胡杨的树干成了护卫们仅有的屏障,他们蜷缩在树后举盾防御,却挡不住从四面八方射来的箭雨,盾牌很快被射成筛子,鲜血顺着木缝汩汩流下。
阿斯兰麾下的三百名士兵按伏击战术的三段击推进。
第一波弓弩手在林外设阵,借胡杨的间隙精准点射。
第二波步兵扛着云梯冲开拒马桩,将燃烧的火罐扔进营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