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年代末的风,带着一丝变革的气息,悄然吹进了四合院,也吹乱了李阳原本还算平稳的生活轨迹。这段时间,李阳明显感觉日子愈发艰难,他苦心经营的小生意,利润就像入秋后的树叶,一天天稀稀落落,薄得难以维持生计。
傍晚,残阳的余晖透过窗户,洒在李阳那间略显昏暗的屋子里。他坐在桌前,眉头紧锁,眼睛死死地盯着面前那本破旧的账本,上面密密麻麻记录着生意的收支情况,可每一笔数字都像一把把尖锐的针,刺痛着他的心。“唉,这可怎么好。”李阳长叹一声,靠在椅背上,眼神中满是焦虑与迷茫。
李阳深知,这样坐以待毙绝非办法,必须得主动出击,寻找新的出路。他开始频繁地穿梭于大街小巷,观察着市场的变化。在那些嘈杂的集市和热闹的商铺间,他敏锐地察觉到,新兴的工业产品正逐渐崭露头角,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青睐,反观自己一直经营的传统手工制品,光顾的人越来越少,明显已是明日黄花。
一天,李阳在一家工厂附近的小餐馆吃饭,邻桌几个工人正热烈地讨论着工厂生产原料的短缺问题。“最近这原材料供应太紧张了,再这么下去,咱厂的生产进度可就受影响了。”其中一个工人皱着眉头说道。另一个工人附和道:“是啊,听说价格还一直在涨,采购成本越来越高。”李阳听着他们的对话,心中突然一动,一个大胆的想法在脑海中逐渐成形——涉足工业原材料的小买卖。
回到家后,李阳立刻开始行动。他翻出自己的通讯录,仔细梳理着那些可能对他有帮助的人脉。他想起之前在一次聚会上结识的赵大哥,赵大哥在一家工厂工作,说不定能提供一些关于工业原材料的信息。李阳毫不犹豫地拿起电话,拨通了赵大哥的号码。
“喂,赵大哥,您好啊!我是李阳,之前在聚会上见过面的。”电话接通后,李阳热情地说道。
“哦,李阳啊,你好你好!找我有啥事呀?”赵大哥爽朗的声音从电话那头传来。
李阳把自己的想法和目前遇到的困境向赵大哥详细说了一遍。赵大哥听后,沉思片刻说:“李阳,你这想法倒是可行,现在工业发展快,原材料确实需求不小。不过这行竞争也挺激烈的,你得好好考虑清楚。”
李阳连忙说:“赵大哥,我知道有困难,但我实在是没办法了,想搏一搏。您能不能给我讲讲这行的门道,或者介绍几个靠谱的供应商?”
赵大哥为人仗义,一口答应下来:“行,我回头给你找找相关资料,再问问我认识的人。你也别着急,这事儿得一步步来。”
挂了电话,李阳心中燃起了一丝希望。然而,很快他就遇到了一个棘手的问题——启动资金。做工业原材料买卖,需要一笔不小的资金来采购货物,可他目前的积蓄远远不够。李阳想到了向银行贷款,可一想到贷款的风险,他又有些犹豫。要是生意做砸了,这贷款可怎么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