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缮风波暂时陷入僵局,李阳在四合院里的处境也变得微妙起来。他一边努力协调各方关系,试图推动修缮工作的进行,一边还要应对来自院里其他人的各种试探。
某天傍晚,夕阳的余晖将四合院染成了暖橙色,给每一处角落都披上了一层柔和的光晕。三大爷阎埠贵端着他那标志性的茶杯,慢悠悠地晃到李阳身边。他穿着一件洗得有些发白的中山装,脸上堆着笑,眼睛却眯成了一条缝,透着几分精明。
“小李啊,看你平时谈吐不凡,我就想着和你探讨探讨学问。”阎埠贵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不容拒绝的意味。他在李阳身旁的石凳上坐下,轻轻吹了吹茶杯里的热气,“最近这新政策,你怎么看啊?”
李阳一听,心中便了然,这是三大爷的试探。自从他来到四合院,就感觉到这几位大爷各有心思,表面上是热心的长辈,实则在暗暗打量他,想摸清楚他的底细。
李阳稍作思索,脸上露出谦逊的笑容,说道:“三大爷,我觉得这新政策是给咱们老百姓谋福利呢。就拿这工业改革来说,它能提高生产效率,以后咱的生活肯定会越来越好。而且还鼓励创新,说不定能冒出不少新玩意儿改善生活。”
阎埠贵听着,眼睛微微睁大,原本眯着的眼睛里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惊讶。他本以为李阳只是个会做生意的毛头小子,没想到能有如此见解。李阳的回答既符合当下的政策趋势,又带着独特的思考,一时间,阎埠贵竟摸不透他的深浅。
“哦?你倒说说,这工业改革具体会怎么影响我们的生活?”阎埠贵追问道,他放下茶杯,双手交叉放在胸前,一副打破砂锅问到底的架势。
李阳不慌不忙,他早就料到三大爷会有此一问。“三大爷,您看啊,工业改革后,工厂生产的东西又快又好。像咱们日常用的生活用品,以后不仅价格可能更实惠,种类也会更丰富。而且,新的技术和设备引进后,会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年轻人的出路也会更多。”李阳一边说,一边用手比划着,条理清晰地阐述着自己的观点。
阎埠贵微微点头,脸上露出若有所思的神情。他不得不承认,李阳的分析很有道理,这让他对这个年轻人产生了更多的好奇。“那你觉得,这对咱们四合院的生活有啥影响?”阎埠贵继续问道,他想看看李阳能否把大政策和四合院的小生活联系起来。
李阳笑了笑,说道:“三大爷,就拿咱院子里来说,以后修缮房屋的材料可能会更便宜,质量也更好。而且,说不定还会有新的建筑技术,能让咱们的房子住得更舒服。还有,新政策鼓励创新,咱们院子里的年轻人要是有好的想法,说不定还能借着这股东风,干出一番事业呢。”
阎埠贵听了,忍不住拍了拍大腿:“小李啊,你这脑袋瓜子还真灵活。我本以为你只懂做生意,没想到对这些政策也研究得这么透彻。”
李阳谦虚地说:“三大爷,我也就是平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