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阳和赵刚成功完成海外货物交易,满载珍贵物资回到村子,村民们的欢呼与感激还在耳边回响,村子也因这批货物呈现出蓬勃的新貌。在黑市声名鹊起的李阳,还没来得及好好喘口气,就因为一桩意外的委托,来到了繁华的京城。为了便于行事,他在一处充满烟火气的四合院租下了房子。
午后,阳光毫无保留地倾洒在四合院,给每一处角落都镀上了一层暖黄。李阳刚结束与合作商的会面,正坐在院子里整理交易记录,思考着如何进一步拓展生意。这时,易中海双手背在身后,迈着不紧不慢的步子朝着李阳走来。易中海在这四合院里是德高望重的一大爷,平日里最是热心操持院里的大小事务,不过李阳也听闻,他为人处世自有一套精明的算计。
易中海走到李阳跟前,脸上挂着长辈特有的和蔼笑容,开口道:“小李啊,来咱这四合院也有段日子了,还习惯不?”他一边说着,一边用看似不经意的目光打量着李阳放在石桌上的文件。
李阳连忙起身,脸上露出礼貌的笑容,热情回应:“一大爷,多谢您挂念,我在这儿住得可舒坦了,四合院的大伙都特别照顾我。”说着,他麻利地搬来一把椅子,邀请易中海坐下。
易中海缓缓坐下,微微点头,目光在李阳脸上停留片刻,接着说道:“年轻人一个人在外面闯荡,不容易啊。要是碰上啥难处,可别客气,尽管跟大伙说,咱四合院就是个大家庭,能帮衬的肯定帮衬。”这话听着暖心,可那探寻的眼神,仿佛要把李阳看穿。
李阳笑着应道:“一大爷,您这话可太暖人心了,我都记在心里呢。这段时间多亏了您和大伙,我才这么快就适应了这儿。”李阳嘴上感激,心里却清楚,易中海此番前来,恐怕不只是简单的问候。
易中海微微颔首,目光落到石桌上的文件上,漫不经心地问:“我瞧你平时忙忙碌碌的,是在做些大生意?”那看似随意的语气里,藏着掩饰不住的好奇。
李阳心里一紧,面上却不动声色,淡定地收拾好文件,说道:“就是些小买卖,赚点辛苦钱,想着在这城里站稳脚跟。”李阳嘴上轻描淡写,实则暗自警惕,在这人生地不熟的京城,他可不想轻易暴露自己的商业往来。
易中海眯着眼,笑着说:“做生意好啊,年轻人有冲劲是好事。不过这商场上的水可深,你可得小心谨慎,别被人算计了。”他一边说着,一边观察李阳的反应。
李阳连忙点头,一脸虚心受教的模样:“一大爷,您说得太对了,我一直都小心翼翼的,不敢有丝毫大意。”李阳嘴上应和,心里却在琢磨,易中海特意强调商场的复杂,是真的好心提醒,还是另有所图?
易中海端起李阳递来的茶,轻抿一口,话锋一转:“我在这院子里住了大半辈子,见过太多年轻人,有点成绩就骄傲自满,最后摔了跟头。小李啊,你可别犯这样的错。”这话听着像长辈的谆谆教诲,可落在李阳耳中,却多了几分警告的意味。
李阳认真回应:“一大爷,您的话我都记着呢,我一定脚踏实地,不会被一时的成绩冲昏头脑。”李阳心里清楚,易中海肯定听到了什么风声,才会来试探他。
易中海似乎对李阳的态度很满意,点了点头,又闲聊起四合院的琐事,哪家孩子调皮,哪家婆媳闹矛盾,可李阳知道,这只是铺垫。果然,聊了一会儿,易中海看似随意地问:“小李啊,我听说你和隔壁院子的赵刚走得挺近?”他的目光紧紧盯着李阳,不放过任何细微的表情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