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李阳在四合院的生活逐渐步入正轨,积极参与各类活动,与邻里相处也愈发融洽,但他心里清楚,真正融入这个时代并非易事。语言和习惯上的差异,就像一道道无形的沟壑,时不时地横亘在他与邻居们之间,带来不少误解和尴尬。
那天午后,阳光暖烘烘地洒在院子里,孙大妈正在院子里晾晒刚洗好的衣物。李阳路过,看到孙大妈忙碌的身影,便热情地上前帮忙。他一边帮忙整理衣物,一边和孙大妈闲聊起来。
“孙大妈,您这衣服洗得可真干净,这洗衣粉效果真好哈。”李阳笑着说道。
孙大妈却一脸疑惑,停下手中的动作,看着李阳:“啥洗衣粉?孩子,我用的是胰子,哪有啥洗衣粉啊。”
李阳这才反应过来,在这个时代,洗衣粉还未普及,大家用的还是传统的胰子。他尴尬地挠挠头,连忙解释:“哦,我给说错了,我是说胰子,瞧我这嘴。”
孙大妈笑了笑,也没放在心上:“没事,孩子,估计是你以前习惯说洗衣粉了。”
本以为这只是个小插曲,可类似的状况却接二连三地发生。有一次,李阳和赵大叔一起去田里劳作。休息时,赵大叔从兜里掏出旱烟袋,熟练地装上烟丝,点燃后深吸一口,脸上露出惬意的神情。
“赵大叔,您这烟瘾可不小啊,少抽点呗,对身体不好。”李阳好心劝道。
赵大叔听了,却微微皱起眉头:“小伙子,这抽烟咋就对身体不好了?咱庄稼人,就好这一口,抽完烟,干活都更有劲儿。”
李阳意识到自己又说错话了,在这个时代,人们对吸烟危害的认知远没有后世那么深刻,他的这番话在赵大叔听来,恐怕有些莫名其妙。他赶忙笑着打圆场:“赵大叔,我就是随便一说,您抽您的,我就是看您抽烟挺享受的。”
赵大叔这才舒展了眉头,笑着说:“哈哈,你这小伙子,想法还挺特别。”
随着交流的增多,李阳发现自己在表达一些现代观念时,总是会引发邻居们的不理解。一天晚上,四合院的邻居们聚在院子里乘凉聊天。大家聊起孩子的教育问题,李阳忍不住分享了自己的看法。
“我觉得现在孩子的教育,除了读书识字,还得培养他们的兴趣爱好,让他们全面发展。”李阳认真地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