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同学聚会

待众人酒足饭饱之后,调研活动组的一行人缓缓起身,带着满足与倦意准备返回县里。席琳莉站在原地,目光紧紧地追随着逐渐远去的身影,心中满是不舍。然而,她深知大家是一同出来的,此刻也必须一同回去。尽管内心有千般不愿,但理智还是让她跟随着队伍踏上了归程。

时光匆匆流逝,转眼间已经过去好几天了。这个周末恰好无事可做,杨晓寻思着回到县城去看看。即便此时正值周末,调研活动组的工作依然尚未完成,席琳莉自然而然地留在了明珠县继续忙碌着。不过,难得遇上这样一个闲暇的周末,无论如何,杨晓都想要与自己的恋人相见,倾诉那如潮水般汹涌的相思之苦。

星期五下午两点整,天色有些阴沉,形看样子是要下雨了。此时,张秋文书记正准备前往县城参加一场重要会议。他步履匆匆地走向停车场,正巧看到杨晓,便招手示意道:“小杨,来得正好,快上车,正好我要去县里面开会,你来给我开车。”杨晓连忙应了一声,快步跑过去打开车门坐进驾驶座。

车子缓缓驶出单位大门,沿着宽阔的马路向县城方向驶去。一路上,张秋文书记亲切地与杨晓交谈着,关心起他的生活状况。先是询问了工作是否还适应,接着又聊到一些日常琐事。话题一转,张秋文书记饶有兴趣地问道:“对了,小杨,我听说那个席琳莉跟咱们县里的席文龙书记好像有点关系?那个小席不是你女朋友吗,这个事情你知不知道?”杨晓略作思考后回答说:“嗯……据我所知,他们应该是亲戚关系吧,但具体是什么样的亲属关系我就不太清楚,我也没太关注这些,回头我问一问。”说完,杨晓便不再多言,毕竟关于别人的私事,他觉得还是不要过多议论为好。

见杨晓如此谨慎,张秋文书记笑了笑表示理解。随后,杨晓忍不住好奇地问道:“张书记,您跟我们张观文校长是不是认识,那天他带队来我们镇开展调研活动的时候我就感觉出来了。他大学的时候对我挺照顾的,给我解决了很多问题,连我到大坝镇来工作都是他让我报考这边的。而且你们俩名字挺像的,应该是老乡吧。”听到这个问题,张秋文书记微微一怔,然后转头望向车窗外,思绪仿佛被拉回到了遥远的过去。

过了一会儿,张秋文书记收回目光,微笑着说道:“哈哈,小杨你观察得还挺仔细。其实我跟老张可是从小一起长大的铁哥们,我们俩都来自同一个村子,打从娘胎里出来就天天黏在一块儿,可以说是真正意义上的发小。无论是小时候玩耍、上学读书,还是后来的成长经历,我俩几乎形影不离。”说到这里,张秋文书记脸上洋溢出温暖的笑容,似乎那段美好的童年时光就在眼前。

“那后来呢?”杨晓听得入神,迫不及待地追问道。

张秋文书记轻叹了口气继续说道:“后来嘛,我们都考上了大学。老张这小子厉害啊,跑到京城去读书了,而我则选择留在了咱们黔省本地的一所高校。再往后,毕业参加工作,他去了教育系统,当上了黔省大学的副校长;我呢,则来到了乡镇基层工作。虽说现在一个在省城,一个在乡镇,一个已经是厅级干部一个还只是乡镇的书记,相隔甚远,但这么多年的情谊可不是这些能够冲淡的。我们依然经常保持联系,分享彼此的工作生活中的事情。”

听完张秋文书记的讲述,杨晓不禁感叹道:“原来是这样啊,真是难得的深厚友情,真是令人羡慕啊。”说着杨晓不由得想起了自己的那几个好兄弟。车子继续向前行驶着,车内的气氛变得轻松愉快起来。

在张秋文书记的深深回忆里,那辆汽车缓缓地驶入了明珠县县城。车辆平稳地停靠之后,杨晓礼貌地向张书记打了声招呼,便迫不及待地朝着调研小组的驻地飞奔而去。

此时,席琳莉早已站在门口焦急地等待着。当她远远望见杨晓身影的时候,那双美丽的眼眸瞬间绽放出明亮的光芒,宛如夜空中璀璨的星辰。两人快步走近彼此,然后紧紧地拥抱在一起,仿佛时间在这一刻静止了,周围的世界也变得不再重要。

"这几天可真是想死你了。" 席琳莉轻声呢喃道,声音温柔得如同春日里微风拂过湖面。杨晓则充满爱意地轻轻抚摸着她的秀发,回应道:"我也是,亲爱的。"接着,他们手牵着手,寻找了一家环境清幽、氛围宁静的咖啡馆,选了一个角落位置坐下来,开始愉快地交谈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