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议已定,众人立刻行动起来。梁山水军在河道中沉船、设置暗桩,打造层层水障。王猛带领护河义军在山林间挖掘陷阱,布置绊马索。而林冲、秦明等将领则挑选精锐,准备在合适的地点设伏。
另一方面,戴宗等人在打探情报的途中,遇到了几股同样受朝廷欺压的小势力。他们向这些势力说明来意,邀请他们一同对抗朝廷。这些小势力听闻后,纷纷表示愿意加入。
然而,就在各方势力积极准备之时,一个难题摆在了众人面前。虽然大家都有共同的敌人,但各方之间缺乏信任,在指挥权和利益分配上产生了分歧。
面对这一内部矛盾,宋江等人该如何化解,凝聚各方力量?在朝廷大军即将兵临城下的关键时刻,他们能否迅速解决分歧,形成一个紧密的联盟,共同抵御强敌?这场关乎生死存亡的大战,究竟会如何发展?
第一百五十八章:化解分歧,厉兵秣马
宋江看着众人因指挥权和利益分配产生的分歧,心中明白,若不尽快解决,这个临时联盟还未与朝廷交锋便会自行瓦解。他站出来,神色诚恳地说道:“各位兄弟,我们都因不堪朝廷压迫,才走到一起。如今大敌当前,若因这些琐事内耗,正中朝廷下怀。”
众人听后,都陷入了沉思。宋江接着说:“指挥权一事,我梁山愿以大局为重,不强行争夺。不如我们推选一位德高望重、熟知兵法之人来统一指挥。至于利益分配,待击退朝廷大军后,我们再根据各自的贡献,公平商议。”
小主,
这时,王猛站出来说道:“宋头领深明大义,我推举宋头领来指挥此战。宋头领领导梁山多次击败朝廷军队,经验丰富,由他指挥,我等放心。”
护河义军的兄弟们纷纷响应王猛的提议。其他小势力见状,也觉得宋江确实是合适人选,便都点头同意。
解决了指挥权的问题,利益分配便也不再是难题。众人一致决定,等击退朝廷军后,所获物资先用于补充各方损失,剩余部分再按贡献分配。
分歧化解后,各方势力开始厉兵秣马,积极备战。戴宗和时迁传回消息,朝廷大军分三路进发,中路军人数最多,由高俅的心腹大将何涛率领,是此次围剿的主力。东路军和西路军则负责迂回包抄,切断众人的退路。
吴用根据情报,迅速制定作战计划。他让李俊带领梁山水军在中路军必经的水路设伏,利用水障和战船,给予敌军迎头痛击。林冲、秦明率梁山精锐在东路军的行军路线上,选择一处山谷设下埋伏,等敌军进入山谷,便截断其前后,一举歼灭。王猛则带领护河义军和部分小势力,在西路军的途中设置重重陷阱和障碍,拖延其行军速度,再与赶来支援的梁山好汉一同围歼。
一切准备就绪,只等朝廷大军到来。然而,就在此时,又传来一个消息,朝廷暗中派人去联络周边的一些土匪势力,企图让他们在背后偷袭众人。
这个消息让众人刚放下的心又悬了起来。在即将与朝廷大军正面交锋之际,又要防备背后的土匪偷袭,局势变得更加复杂。宋江等人能否及时应对这一变故?他们又能否在这场腹背受敌的大战中取得胜利?
第一百五十九章:腹背受敌,应对之策
宋江等人得知朝廷欲联合土匪偷袭的消息后,不禁眉头紧锁。这无疑是在原本艰难的局势上,又增添了一层巨大的压力。
吴用沉思片刻后说道:“朝廷这招不可谓不毒,企图让我们腹背受敌。但我们也并非毫无办法,当务之急,需派人去摸清这些土匪的底细和动向。”
于是,燕青主动请缨,带着几个擅长打探消息的兄弟,悄悄前往土匪盘踞的区域。与此同时,宋江与众人商议如何应对眼前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