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清就贫了
人如果太清高,就会远离财和官(名利)。财和官代表世俗的名利,太清高就不接地气,难以与外界交流和融合。
之前有几个职场咨询案例,咨询者对上级的评价是,上级在领导面前卑躬屈膝、阿谀奉承,对下属则横行霸道;而她们对自己的评价是高冷、不合群,不愿意讨好任何人,与领导气场不合。前者世俗,所以能做领导;后者清高,在职场中显得格格不入,处于不利地位。
实际上,能赚钱或工作能力强的人大多比较世俗,虽然不能一概而论,但大概率如此。因为如果一个人不世俗,就会与社会格格不入,难以与人交流,做成事情的难度也会增加。大部分人都是世俗的,如果你太清高,就会显得与众不同,在职场中这种“与众不同”会让你不合群,大家不愿意靠近你,除非你能力强到无需看他人脸色,或者做自媒体需要彰显个性,否则清高会让你在职场中处于被动和不利的境地。
人一旦太清高,就容易与财、官(名利)无缘,因为名利本就是世俗的。比如“君子之交淡如水”这句话看似有道理,即人与人之间不能走得太近,太近容易说话做事失分寸,但不完全正确。平淡的关系虽然容易长久,但如果缺乏实际的价值互换或精神交流,关系就无法深入,难以建立牢固的信任关系。从世俗角度看,价值交换、精神交流、情绪价值交换等看似俗气,但如果没有这些,关系就只能停留在表面,无法推进。
在职场中,尤其是做业务时,有时需要一些世俗的行为,如拍马屁、说漂亮话、喝酒、娱乐、送礼等,这些都是人情世故。中国是非常重视人情世故的国家,如果你太“清”,就无法与人推进关系,因为没有实质性的东西与他人建立链接。所以,想要自己发展得更好,就要适当世俗,只有这样才能接近财官(名利),与别人建立链接和交流。
成年人要现实点
“现实”可不是个贬义词,它能帮我们把那些不合适的人筛掉,像那些想免费把你当工具使的人。好多人就是因为不够“现实”,又拉不下脸,又顾忌关系,最后成了别人的工具人,一边觉得委屈,一边还埋怨别人,说到底就是自己软弱。
有人嘴上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