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送别黄旭华院士

雹泉镇黑道 雹泉邹振宇 1731 字 22小时前

雹泉镇黑道 第117章 送别黄旭华院士

在雹泉镇的一间温馨小屋里,暖黄色的灯光柔和地洒在每一个角落。小宇和他的老婆张柏芝,女友关晓彤,好友阿峰围坐在一起,气氛却异常凝重。他们的目光都聚焦在电视屏幕上,那里正播放着一则令人悲痛的消息——黄旭华院士离世,市民们自发前往送别。

“真没想到,黄旭华院士竟然就这样离我们而去了……”小宇率先打破了这令人窒息般的沉默,他的声音略微有些低沉,其中饱含着无尽的感慨和深深的惋惜之情。

站在一旁的张柏芝,娇柔的身躯轻轻地倚靠在了小宇宽厚的肩头之上。她那美丽动人的眼眸之中,此刻正噙满了晶莹的泪花,宛如清晨荷叶上滚动的露珠一般,惹人怜爱。只见她微微仰起头,用轻柔得如同微风拂过湖面的声音缓缓地说道:“是啊,他为了我们的国家付出了如此之多,那种无私无畏、默默奉献的精神实在是太令人由衷地感到钦佩和敬仰了。”说到此处,张柏芝不禁又一次红了眼眶,泪水顺着她白皙的脸颊滑落下来,滴落在小宇的衣衫之上。

关晓彤也连连点头,眼神中透着敬重:“是啊,以前就知道他是‘中国核潜艇之父’,但对他的事迹了解得并不多,这次深入了解后,才知道他的一生是多么的伟大。”

阿峰喝了一口茶,缓缓说道:“当看到武汉武昌殡仪馆外排起长队,市民们情不自禁下跪磕头,只为送别他最后一程,我真的被深深触动了。这位老人究竟有着怎样的魅力,能让无数人对他如此敬重?”

小宇看着电视屏幕上那一幕幕感人的画面,思绪飘回到了黄旭华院士波澜壮阔的一生。

1926年,黄旭华出生于广东汕尾的一个医生家庭。那时的中国,正处于风雨飘摇之中,抗日战争的战火无情地燃烧着这片土地。年幼的黄旭华目睹了国家的动荡和人民的苦难,心中那颗报国的种子悄然种下,他决心以科学救国,用知识的力量为国家撑起一片天。

时光荏苒,1945年,黄旭华凭借着自己的努力考入了上海交通大学造船系。在大学的校园里,他如饥似渴地汲取着知识的养分,为自己的梦想不断充实着力量。毕业后,他被秘召进京,加入了“核潜艇总体设计组”。从那一刻起,他的人生便与中国的核潜艇事业紧紧相连,开启了一段波澜壮阔的征程。

1958年,中国核潜艇工程正式立项。黄旭华成为最早参与核潜艇研制的29人之一。然而,摆在他们面前的困难重重,当时,包括他在内的所有科研人员都没有见过核潜艇长什么样,没有任何的经验可以借鉴,一切都要从零开始。但他们没有被困难吓倒,用自创的“笨办法”,靠着一把算盘,闯过了一道又一道难关。在那个条件艰苦的年代,他们甚至用磅秤称量设备和艇体部件,以控制重心和重量。这看似简单的举动,背后却凝聚着无数的心血和汗水,每一次的称量,都是对国家责任的担当。

经过无数次的试验和论证,1970年,中国第一艘核潜艇终于下水,那一刻,整个中国都为之沸腾。黄旭华和他的团队用自己的智慧和毅力,让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拥有核潜艇的国家,为国家的海防事业筑起了一道坚不可摧的钢铁长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