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臂展短确实是劣势,但拳击不只是靠臂展。"张传良走近一步,"如果你愿意,可以来省队试试。不过我要提醒你,训练会很苦。"
"我不怕苦!"邹市明脱口而出。
就这样,他开始了在省队的训练生涯。每天清晨五点,当其他队员还在睡梦中时,邹市明就已经在训练馆里练习步伐。他对着镜子一遍遍纠正动作,直到肌肉酸痛得抬不起来。
张传良教他独特的"海盗式"打法:快速移动,灵活闪避,抓住机会一击制胜。这种打法需要极强的体能和反应能力,邹市明每天要完成数百次冲刺、跳跃和出拳训练。
2004年雅典奥运会前夕,邹市明已经成长为国内顶尖的拳击手。但在奥运赛场上,他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半决赛对阵古巴名将时,对方的重拳像炮弹一样袭来。邹市明的眉骨被打破,鲜血顺着脸颊流下。他能听到场边教练的喊声,也能听到观众的惊呼,但这一切都仿佛离他很远。
"坚持住,市明!"张传良在场边大喊,"用你的步伐!"
邹市明抹了一把脸上的血,眼神变得锐利。他开始快速移动,像一只灵巧的蝴蝶,在对手的重拳间穿梭。突然,他抓住一个空档,一记精准的摆拳击中对手的下巴。
全场沸腾了。这是中国拳击史上第一枚奥运奖牌。
2006年,在贵州遵义的一场活动中,邹市明遇到了改变他一生的人。
"邹先生,我是央视的冉莹颖。"女孩落落大方地伸出手,"能采访您几个问题吗?"
邹市明看着眼前的女孩,她穿着得体的职业装,笑容明媚。不知为什么,他突然有些紧张,手心微微出汗。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采访结束后,他们聊起了家乡。原来都是贵州人,都在北京打拼,共同话题越来越多。五天后,邹市明鼓起勇气约冉莹颖吃饭。
"我知道这很突然,"他认真地说,"但我觉得你就是我要找的那个人。"
冉莹颖笑了:"你打拳击的时候也是这么直接吗?"
"比这更直接。"邹市明也笑了,"在拳台上,我可不会给对方思考的时间。"
就这样,他们开始了恋爱。但异地恋并不容易,尤其是当邹市明备战2007年世锦赛时,整整半年没有见面。冉莹颖的母亲也反对这段感情,认为运动员的生活太不稳定。
但冉莹颖始终坚定地支持着邹市明。她会在深夜给他发鼓励的短信,会默默收集他的每一场比赛录像,会在媒体面前维护他的形象。
2008年北京奥运会,邹市明站在决赛的拳台上。他能看到观众席上冉莹颖紧张的表情,能听到全场观众的呐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