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地方的美食都代表一个地方的特色,都有她的历史和文化在其中。
我们体会了美食,也就体会了当地的历史文化。
美食、景点和手工艺品,都融合在一起就变成了,当地所有的一切,如果只体会一样,这样的旅程不完美啊。
现在,交通便利了,城市之间的文化交流变得密切了,尤其是食物变得更加融合了,让我们也许很难在分清本来的的味道。
我们一群人,就开始吃火锅了。
标准成都风味的火锅,口味那个重啊。
菜式里面也多是猪的内脏,通过这样的辛辣的味道,才能去掉本来食材的腥气吧。
大口喝酒,一筷子,一筷子夹着肉。
这里吃火锅的时候,吃牛羊肉不是特别的流行,主要是黄喉、牛百叶和耗儿鱼,这样奇奇怪怪的东西。
点心也基本是糍粑比较多,后来我在上海的很多川式火锅店里,也吃过糍粑,味道总感觉和这里不同。
四川地区还有一种食物叫抄手,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馄饨。
馄饨在全国有好多种叫法,北方和江浙沪一带都叫馄饨,不过北方水饺吃的比较多。湖北把馄饨称为水饺或者包面,安徽地区叫包袱,川渝一带叫抄手,福建叫扁肉,港澳一般叫云吞啊,台湾叫扁食。
我吃过几个四川的抄手,我感觉还是和我们家乡的云吞有很大不同的。
抄手普遍的馅都比较少,整个抄手都感觉平平的,没有馄饨那种饱满和立体的感觉。
成都有个名菜就叫红油抄手,其实就是辣辣的汤。我们馄饨的汤,一般是清汤,骨头汤,或者是虾皮紫菜汤之类。
而且馄饨我们一般有大馄饨和小馄饨,就完全是两个类型,这里也没看见有类似的分别。
可能是馅太少的缘故,整个抄手就感觉是在吃皮子,就不好吃了。还不如北方的面鱼之类,纯粹吃面食啊。
火锅配啤酒是个不错的选择,火锅的滚烫,配上啤酒的凉快,再上火锅的菜的种类的多样性,从蔬菜到内脏,都可以选择,一般点菜你就要考虑很多。
而且这些菜也不会变冷了,很多炒菜,刚上来是一个味道,过了一会就变味道了。
老朱他们吃的很开心,转头对海波说:“终于吃上一顿正宗的成都火锅了,一个字爽啊。”
小刘说:“爽是爽啊,就是辣的吃不消啊。”
王想说:“习惯就好了。”
老朱说:“大家一起走一个。”
我们一起把杯子举起来,干了一杯啊。
老朱说:“喝了啤酒就好多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