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搬家

人生这几年 吴清源 622 字 21小时前

随着时间的流逝,苏州和成都两地分公司也都开张了,业务也很快的上了轨道。公司整体上呈现的高速发展的模样,公司总部的搬家也很快来到了。

新的总部已经装修好了,地址在离外滩步行五六分钟,到南京路步行街也只有两三分钟的一幢办公楼的顶层,整个一层。

很快公司的各部门都动了起来,总部的风险管理部,就是黄老师那块,主要负责对客户的综合情况就行评定的,也要搬走了,现在徐汇这边的职场要求不能满足公司业务的发展了,需要更大的办公面积,以便能坐下更多的人。楼下的财务、人事、行政和网络部都要搬走了。经过这一番调整以后,这边就剩下我们上海分公司的部门了。分公司架构下有人事行政、财务部、销售部、客户审核部和催收部,不久之后催收部感觉名字不好听,改名叫了贷后管理部,不久上海分公司的贷后业务也搬到浦东那边去了,和总部风险管理部在一起了。

公司其他部门搬走了以后,分公司的人事行政部和财务部搬到了原来我们旁边的风险管理部的地方,这样大家都在一个楼层上呢。

总部搬过去之后,我去那边开过几次会。那边确实更像是一个标准的职场。办公楼也非常新,大厅里特宽阔明亮的多,办公楼的楼下就有一家星巴克咖啡馆。后来我调来总部后,没事就和别人在下面喝咖啡聊天。

进了大厅到底,走左手边整齐的排列了三部三菱的电梯。电梯的反应也也非常迅速,也特别的安静,电梯里容量也比较大,一下进入十来个人也不显的特别拥挤。除了上下班高峰时间的那段时间,其他的时间电梯都很宽松。

我进了电梯,直接按了顶楼的按钮,门迅速的合上了,周围没有一个人非常安静,一会就到了顶楼。出了电梯往走边拐,正对着公司的一个大大的前台,里面坐着小姑娘,不是小佟,她还在上海分公司,这个应该是新招聘的。

再前台往左拐,进门的两边都是小型的办公室,右边一直到底都是公司的领导的办公室,而左边有一个小型会议室和两间小的洽谈室,小会议室可以坐十来个人。再右边第二间和第三间办公室之间有一扇玻璃门,玻璃门推了门进去,是个大约十来平方的小房间,前几次去还就比较空旷,放了一张小圆台和几把椅子,过了不久之后,公司开始逐步建设企业文化,在这里建设了图书角。在这个小洽谈室末端出现一个楼梯,这是可以通往顶楼的天台的。天台上一眼望去都比较空旷也没太多的东西,安放了很多的木质长椅子,还有两个小台子和两把大的遮阳伞。后来,这里就成了很多人没事来抽烟的场所。公司后来安排一些公司的聚会和一些商务招待活动就在这个。

在往前走,前面出现了一个宽大的大厅,这里的楼高应该比徐汇高出了很多,空间就特别的高爽了,不再压抑。再里面安放着一排排的整齐的工位,在整个大厅的最左边靠窗户的一排安排是转角的办公桌,都是部门负责人的座位。

走到底靠右边是个大的会议室,里面可以容纳三四十人,一般公司的大型会议都安排在这里。我来总部开过几次业务会议,都是在这个大的会议室里。这个大会议的有落地的玻璃窗,正好可以一览浦江美景。后来我调到这里来了以后,我每天早上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