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诸侯割据

一个喜好杀伐战争,一个主张以和为贵。

所以公孙瓒当即就拒绝了使者的说辞。

这也是两人之间产生了隔阂。

随着时间推移,公孙瓒愈发放纵,手下也是经常骚扰百姓,弄得民不聊生,这和刘虞的亲政爱民形成鲜明对比,也让他俩关系进一步恶化。

而韩馥则又和袁绍有了矛盾。

对于这个董卓任命之人,袁绍打心底就瞧不上。

再加上自己四世三公的名头让袁绍对待韩馥更为轻视。

事实也的确如此。

在得知袁绍来到冀州之后,当地许多大族纷纷来投,更有颍川、豫州等地之人前来。

而在此之前,王望瑾也想要分一杯羹。

毕竟现在自己掌握的只是冀州边郡,若是能全部拿下,未来也将会有更多的储备和基础。

但是却遭到了郭嘉等人的反对。

郭嘉看人很准,而另外几人则是论事细腻。

这袁绍四世三公,威名天下,而他王望瑾,只是一草寇发家,实在难以得到世家支持。

岂不两虎相争,必有一伤。

不过可以等到袁绍身败之时再重出江湖,到时便能坐收渔翁之利。

所以当韩馥和袁绍两人争执,韩馥希望王望瑾出手时,王望瑾会选择漠视。

当然,这其中能赚的中间价王望瑾也是一点没有落下。

韩馥害怕王望瑾会帮助袁绍,毕竟对方有四世三公名头在这,而袁绍则害怕王望瑾兵力强盛,但是王望瑾每次回信都是含糊不清,自然是得到两方好处。

对此,袁绍和韩馥虽有不满,但也没放在心上。

孰轻孰重还是分得清的。

但是两人原先只是争权斗争,后来也是上升到了军队层面。

因为韩馥军中将领麹义谋反,袁绍又记恨韩馥,故而与其联手击败韩馥,使两人终是刀兵相向。

不过后来也没有爆发大规模战争,毕竟韩馥没有自己主见,手下谋士心中心思不同,更是个个盼望袁绍前来,自然求和居多。

而那几个想要锁死袁绍发展路线的也没有被韩馥采纳。

正所谓机不可失,失不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