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正面交锋

依据我们的财务数据,即便通过借贷和招商引资,也会让县财政陷入巨大的风险之中。”

他指着规划图上的关键区域,语气严肃且沉稳。

“再者,从民生角度考虑,方案中计划拆迁的区域涵盖了众多居民的家园,而现有的安置措施极不完善。这些居民大多是普通百姓,他们的生活将因此受到极大的冲击。

而且,新规划的商业区和住宅区,势必会带动房价和物价的上涨,这无疑会加重本地居民的生活负担。”

苏卓恒切换到另一组实例图片,画面中是那些老旧但充满温馨的街区和居民们忧虑的神情。

“还有,交通规划存在明显的不合理之处。新的建设项目会致使交通流量过度集中于特定区域,而现有的道路条件无法满足需求,必将引发严重的交通拥堵。

我们不能仅仅着眼于眼前的政绩,而忽略了百姓的切实需求。”苏卓恒继续列举着一个个现实存在的问题。

王宥哲的脸色变得愈发难看,他打断苏卓恒的话:“苏副县长,你只看到了阻碍,却没有看到这个方案所带来的广阔机遇和发展前景。

我们不能因小失大,要有破釜沉舟的勇气和决心去推动变革!”

苏卓恒毫不退让,回应道:“县长,我并非反对发展和变革,但我们的决策必须立足于实际情况,充分考量民生和长远的可持续性。如果为了追求一时的政绩而损害了百姓的利益,那这样的发展是短视且不可持续的。”

此时,王宥哲的内心充满了焦虑。苏卓恒日益高涨的威望,特别是他在公安局和教育系统树立的良好形象,让王宥哲感到自己的地位受到了威胁。他迫切需要这样一个政绩工程来提升和稳固自己的地位。

沈部长也点头表示赞同:“苏副县长的考虑十分周全,不能盲目追求政绩而忽视了民生。”

卫向然接着说:“我们的工作要经得起时间和群众的检验。”

宋今安更是坚定地支持苏卓恒:“苏副县长的观点切合实际,这个方案确实存在诸多需要重新审视的地方。”

元书记清了清嗓子,说道:“卓恒同志的分析很有道理,我们做决策必须要以民为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