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呵呵……”王珪见状笑着上前道:“官家倒也不必忧愁,枢密使与相公所言固然属实,但把各种问题混杂一起,难免让人手足无措,老臣以为不妨分开来看!”
赵顼眼前一亮,忙问道:“何解?”
王珪含笑道:“我们先把相公所言放到一边,单看战马供应的问题,我军缺的是马,在眼下情况的多出一匹马也是好的,既然不能一时补齐,那便慢慢补充便是,无论青塘马也好,还是大理马也罢,能多买些总是好的!”
赵顼闻言点点头,目露赞赏,鼓励王珪继续说下去。
王珪又道:“至于相公所言的价钱问题,都是可以谈的嘛!即便谈不了我们也可以采用其他办法,比如茶、盐之类,都是可以降低成本的!”
“善!”赵顼大喜,指向王珪赞赏道:“此乃老臣谋国之言!”
王珪淡然一笑,瞥了面色僵硬的吴充一眼,心中不屑道:“就你还配当宰相,官家要的从来不是给他提出问题的人,而是能解决问题的人!”
赵顼又道:“那眼下的问题就成了,如何让他们多买些马给我们了?”
枢密使道:“西蕃那边简单,青塘诸部如今依靠我大宋,官家可下一封旨意,给其封赏,令其每年供马两万,再以市价或相应的货物抵折便可!
至于大理,昔日扬佐去往大理买马时,与那边有着良好的关系,可让他再去一趟!”
赵顼连连颔首,看向众人道:“诸卿以为如何?”
蔡确忙道:“臣以为以扬佐出使大理不妥!”
“哦?何故?”赵顼神色诧异。
蔡确道:“扬佐曾与熙宁七年前往大理,并得其主段廉义热情款待,但此一时彼一时,熙宁八年大理奸臣扬义贞叛乱弑君,段廉义父子身死。
如今大理之主乃是段正明,且又被权臣高氏把持朝政,形势复杂,臣以为扬佐并不足以处理如此局面,当遣一能臣前去!”
“此言有理!”赵顼又点点头,看向众臣道:“诸卿以为谁能胜任?”
众人皆是默然思索,想着自己亲近的人中,谁会比较合适!
而这时燕达率先出列道:“官家,臣举荐提举太医局王冈!”
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