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不是指那个千年前的繁华古都,只是一个人名。
我初中的时候他便四十多岁了,痴痴傻傻的。
他智力上可能有点缺陷,所以一把年纪了还是光棍一个,上有一个年迈老母。
但其实在我看来,他只是天真而少语。在一个小工厂做着简单的杂工。
老板娘忙的时候,会叫他把衣服洗了,他总是应一声,然后就忙忙碌碌地去做;
饭点的时候,如果大家都忙,让他去做饭他也是简单地应一声,然后沉默地烧火,煮菜。
别人说话的时候,他总爱在旁边看着,看到大家都笑,也跟着笑,露出一口牙。
我跟他并不很熟。只是路过的时候,会腼腆的对他笑一下,他就会开心地咧开嘴巴笑,然后继续去干活。
老板他们不算亏待他,他每个月的生活虽然忙碌但也算过得去。
只是我有时候想到偶尔有人给他递烟他总是先惊愕一下然后笑着摆手拒绝的样子,想到老板娘总是要嘱咐他把钱放好,别被人骗去的时候,总会觉得有点轻微的难受。
长安,他的父母取这个名字的时候真的是没想太多吧,不求富贵繁华,但求一生长安。
只是简单的惦念,背后却承载生活的辛酸。
名字同样让人记很久的,是曾经和我住一条巷子的一个女孩。
论起来我要叫她姑姑,她叫盈宵。
在她很小的时候就和她奶奶生活在一起了。
老人家应该是缺碘,所以有大脖子病,脖子上像噎住了一个馒头,突兀地卡在那里,再配上走路颤颤悠悠的小脚,在小朋友的心目中确实有些惊骇。
而盈宵,一直被其他小朋友们孤立,有时候扔石头,有时候吐口水。
让她受孤立的原因很多,比如没有爸爸妈妈,比如一个怪异的奶奶,但还有一个原因——
她也有些智力缺陷,并不会说话。
每次街头上的孩子看到她过来,都大喊“小哑巴”,甚至围上去推搡她,打她骂她。
她瘦小的身子微微蜷缩,一脸惊恐,嘴里只能发出“啊,啊”的声音。
她小脚的奶奶听到声音总是急急地拄着拐杖出来,有时候呵斥那些孩子几句。
但更多时候,只是搂过她的孙女,用责备的语气怪她又不听话跑出来玩,说着说着连自己都有点哽咽,两个人一起沉默归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