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章 半自动

问题是,一条水管至少大几百米,这种长度就没办法操作。

陈东想了一天,突然想到一个关键问题。

既然不能做一体成型,为啥不做套娃呢?

想到这,陈东迅速画出图纸,又计算水流速度,从而估计出大致的水压强度。

很快,一套完整的数据模型出现在草纸上。

不过,陈东很清楚,这些数值并不精准,只能作为参考。

可有一件事是不变的。

水流的速度和水压成正比,只要把水流速度控制到最小,压强自然会降低,对于管道的压迫力就小。

也就是说,只要把水流控制好,即便管道没达到全封闭,问题也不大。

说干就干!

陈东去山上搞来大量铁矿石,融成铁水以后,放在泥塑磨具里塑出基本样子。

最大的直径将近两米,下一节要比上一节少5厘米。

这个尺寸正好够下一节插到上面,又不会松松垮垮。

所谓的严丝合缝,便是如此!

数据的精准,注定很耗费心神。

每次泥塑坯子都要反复测量,少一寸塞不进去,多一寸又太松垮。

折腾了好几天,十几节管道终于成型,连接起来以后,长度几乎把整个院子占满。

安全起见,陈东先做了闭水试验。

实现还算成功,起码没看见明显的水滴渗透。

这件事,陈东不想让人看见,只能趁着夜色操作。

到了晚上,陈东和周晴把管道推过去。

好在铁皮不算太厚,推起来不算太沉。

之前的管道坑已经挖好,只要按照预定的坑道安装就行了。

可在安装的时候,又出了新的麻烦。

这水管进水管粗,出水口细。

即便没有外界助力,这个形状就注定了水压极大,水流会集中在出口爆发。

这种水压对管道可是个不小的考验。

要说这事也不难办,只需要安装一道数控水闸,智能控制进出水量,那就完美解决了。

显然,陈东现在做不到。

听陈东这么一说,周晴这心也跌入谷底。

忙活了这么久,到头来一场空,换做谁都会泄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