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章 没钱万万不行

大汉兵王 老周不庄 1258 字 4天前

郝贤对这个结果非常满意,又为他们提供一些粮草。

踏上归程,灌屏才有机会和赵延年交流情况。

李远回到代县后,李椒知道了他们在野狐岭伏击匈奴人的经过,非常满意。他已经向朝廷报功,并请求朝廷安排赵安稽来代郡,协助管理这些新附的匈奴人。

但是有个问题,可能有点棘手。

之前没想到赵延年出塞后能有这么大的收获,所以没给他安排官职,只是请他为客。既然是客,那赵延年的功劳就没办法单独上报,只能以李椒的名义上报。

李椒已经将事情的经过如实上报,如果朝廷愿意通融,自然再好不过。如果朝廷坚持制度,不肯变通,这个功劳就只能算在李椒头上。

当然,李椒不会贪没他的功劳,该他的赏赐会一分不少的给他,还会再加一些。

但记功的事,李椒无计可施,只能以后再补给他。

为此,李椒打算以代郡太守的身份向朝廷推荐赵延年,名义是勇猛。

以赵延年的身手,以及积累的战功,完全当得起这两个字。就算没有李椒的推荐,朝廷也会采纳,接下来就会征赵延年入朝,担任郎官或者其他的官职。

“赵君意下如何?”灌屏诚恳地问道。

赵延年没有立刻回答。

虽然对官制不太熟悉,他也知道一旦接受了这个推荐,他以后就很难和陇右李氏脱清干系了。

推荐的名额很珍贵,原本就是朝廷给高官的特权,几乎没有拒绝的先例。

李椒给了他这个名额,他就要对李椒感恩戴德。以后李椒有事,甚至是陇右李氏有事,他都不坐视不管。

但他不想和陇右李氏绑得太紧。

李椒显然也清楚这一点,所以才特意让灌屏来征求他的意见,算是保持尊重。

“我暂时不想做官,尤其不想去长安做官。”赵延年同样诚恳的说道:“就算做了郎官,那点俸禄也不够养活家人,还不如在边塞多砍点髡头。李远带回去的首级,有赏钱吧?”

灌屏咬咬牙。“有。就算朝廷不给,府君也会给,绝不让赵君白白辛苦。”

“那就行。”赵延年嘿嘿一笑,搓了搓手。“眼看伊稚邪又要犯塞,趁这次机会,多砍几个,过个肥年。”

灌屏的嘴角抽了抽,没有再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