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1章 燕赵合盟,剑指咸阳

"太子,赵国使者到。"传令兵掀帘而入,身后跟着个穿皂色深衣的中年人,腰间挂着赵国上卿的玉珏,正恭恭敬敬捧着青铜匣。

叶阳放下茶盏,指节在案上轻叩两下。

他见过李良的密信,知道这匣子该装着什么——赵王遗诏副本,亲秦派名单,还有合盟的血书。

可当匣盖打开,看到那卷用金泥封着的帛书时,他还是屏住了呼吸。

遗诏上"联燕抗秦"四个大字是赵王亲笔,朱红印泥里还沾着半片碎玉,正是去年赵王寿宴上他赠的燕地墨玉。

"李上卿说,这是赵王临终前咬破指尖写的。"使者的声音带着哑,像是连夜赶路,"他还说,赵国愿以十五座边城为盟誓,燕军若入秦境,赵军愿为前驱。"

叶阳伸手去接帛书,指尖触到帛书边缘的血渍,还带着点凉意。

他想起三个月前在易水河畔,李良还在犹豫是否要与燕国联姻,如今这匣子里的诚意,比易水的冰还透。"去取我的玄鸟印。"他转头对林秋说,"再把地图拿来。"

羊皮地图展开时,林婉的信鸽正扑棱棱落在帐外的旗杆上。

叶阳抬头看了眼,鸽子脚环上没有竹筒——那是她报平安的暗号。

他低头在盟约上盖下印,朱红的玄鸟在帛书上展翅,"告诉李上卿,战后河西之地,赵国可取其三。"他推回青铜匣,"另外,韩骁的五千骑今夜就出发,帮他稳定邯郸。"

使者走后,叶阳对着地图站了很久。

烛火在他脸上投下明暗,手指从邯郸划到河东,又停在函谷关。

他想起林婉昨日信里写的"军功授田",想起蓟城百姓连夜赶制的箭簇,想起山脚下十万大军磨剑的声音——那些声音此刻都汇在营外,像闷在地下的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