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八章 往事:变天

瞧着老板娘熟练的往着火炉里贴着饼子,汉子顿了一顿,又道:“你说我这大哥也是,我俩认识三十年,这三十年我从一事无成混到现在有个营生买卖,全靠着他张罗,爹娘走得早,要不是他拉了一把,当年也是这天气,估计我就得冻死在街头,到现在,你说要不是他,谁知道我是谁啊,可他家有点啥事,从不让我插手,我这要是偷偷帮个忙,你是不知道,把我那顿骂哦。”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打开了话匣子,汉子反倒是有些絮叨起来,“前些年我大哥跑到南边干了个大买卖,我寻思帮把手,倒不是说想沾他光赚上点啥,就是想着帮帮他,也不想被他一顿臭骂。前两天他家因为孩子婚嫁的事,都把孩子撵出来了,我想着跟他摊开了说道说道,你说娶媳妇嫁闺女这都是孩子自己的事,大人跟着瞎操什么心,也不成想,家里大门都不让进,隔着门就把我骂一顿,说我咸吃萝卜淡操心。”

汉子叹了口气,“这两天那侄子又遇到点不顺心的事,我这还没说啥呢,就又骂上我了,说是警告我别瞎操心,你说他是不是有病?”

听得云山雾罩的老板娘自然不能直接回答,只能附和一句,“是挺怪的。”

汉子又开始唉声叹气,自言自语,“也不知道那熊孩子咋的了。”

老板娘却忽然想起一事,道:“前天这时候我也遇到个怪人,一个半大小子,二十郎当岁,在那边看皮影戏看了一整宿,银子一块一块的给。来喝了碗羊汤,就嫌我这个老娘们絮叨、话多,也不直说,拐弯抹角的说我唾沫星子掉他碗里,让汤都咸了,要不是见他给的银子多,我都不让他。”

又拾出一块蔗糖扔嘴里的汉子揶揄道:“那等会儿大嫂子舀汤可别说话,我可吃不了咸。”

“去一边子。”

老板娘拿着擀面杖欲打,卖糖人的汉子赶忙告饶。

鸡毛蒜皮,街头巷尾总是不乏这些零星琐碎。

老板娘念着口中甜味,可是大方的多切了些羊肉,芫荽葱米也是恰到好处的不多不少,还又白送了个烧饼,让汉子连声道谢。

老板娘就是个话痨性子,嘴是闲不住,隔着桌子手底下忙活,也不耽误说话,由着汉子大快朵颐,她又开始絮叨。

“要我说,你该干啥就干啥,那是你大哥,对你那么好,侄子也是你侄子,一家人写不出两个姓,你管他骂不骂你作甚?想去做就去做,你这思前想后的,能做出个啥?万一以后后悔了,不就更恨自己这时候干瞪眼瞧着啥都不干了?你说是不是啊大兄弟。”

汉子根本没抬头,就着烧饼狼吞虎咽,喝尽最后一口汤,也不看老板娘,忽然道:“你说我大哥为啥就不让我管呢?”

将香喷喷热腾腾的烧饼码放的整齐,老板娘笑道:“说句不好听的,当大哥的,长兄为父,哪有当爹的愿意让儿子操心,还不都是悄悄地自己就把事情给办了,省的让孩子惦记。”

汉子撇嘴,起身挑着担子离开。

老板娘熥上烧饼去收拾,碗边放这一块碎银,她再抬头,哪还有挑担汉子的身影?

街道依旧冷清,打更人扫大街,衙役狐假虎威,老鸨卖弄风情。

卖糖人的汉子哼着小调出城,在城门楼租了辆马车,无车厢,是普通拉货的排车,便赶着马儿沿着城墙晃悠晃悠一路向南,一路到黑山。

山丘上,只剩下一地打斗后的狼藉,那几个他眼熟且还认识的年轻人一个个昏死在地,他再度叹气。

“不自量力。”

他一手一个,将五人依次搬上车去,颇为轻松,还不住念叨。

“唉,江湖上打听打听,让我朱渔送你们回家,太他娘的有面子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