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八章 美味佳肴

晚宴安排在正厅,正对着那一方小池。

说是晚宴,也只是与老百姓的饭点差不多,这才刚刚酉时,对于在田里劳作了一天的庄稼汉而言,这是回家吃饭最合适不过,简单吃过后,街头巷尾一凑,天南海北的瞎聊,不只能增进邻里之间的感情,也能赶走这一天的疲惫。

对于亓莫言这种同级别的官宦抑或是那些个有钱人来讲,那该称作宵夜的晚宴基本都是要等天黑掌灯以后才会开始,各种莺莺燕燕,才叫晚宴。

诚然,亓莫言是没有这种习惯的,不管他一厢情愿的一众人在不在这里,对他而言,那种只是喝酒互捧或是拍马逢迎的场合,的确融入不进去。

单单从这一桌子的碗筷与饭菜就能瞧出亓莫言的用心良苦,那一副副连一些王公贵族家中都不多见的象牙筷子,白瓷茶碗,白玉调匙,单独拿出来还不算什么,关键这显然是一套,便不是一般富贵人家所能有的。

饭菜自然要等客人到来才能奉上,这也是有很大的讲究,毕竟温度也决定菜品给食客的第一观感,再加上时间的把控,也会影响菜肴的口感。

这不是亓莫言讲究,这是因为亓莫言知晓夜遐迩讲究他才会如此讲究。

餐前甜食选取的是眼下并不常见的杏花糕,这东西讲究的就是个时令小食,采当季鲜杏花辅以米粉蒸制,就是米粉也要用特殊器具舂捣至黏稠,那样做出来的才最是软糯。而杏花多开于二月底,此时要找寻要么去往南方温和之地,要么就是还未开放的花苞,不同于秋时的桂花,在初春时节里吃到本就是奢侈,这杏花糕虽说不如桂花糕的难得,但也是寻常人家想到不敢想的美味,再加上口感口味质感却也是如此无二,怕是老饕也尝不出内里区别。

旁边一个碗身印有喜鹊还巢柳枝摇的青瓷盖碗,内里是白玉芙蓉羹,以最是鲜嫩的鸡脯肉加山泉水磨制而成的嫩豆腐,用木棒敲打成糜状,再搅拌上劲;取蛋清不要蛋黄,充分搅打至起沫,两者一左一右下入沸水锅,仅以盐调味,汤成清色可见底,蛋清如芙蓉,鸡脯肉似白玉,两两相合,鲜美无比。

一荤一素,一甜一咸,一汤一面,相得益彰。

仅仅是餐前小菜便如此讲究,也足以看出亓莫言的用心。

作为东道,亓莫言一一安排着落座,紧接着又是一番絮叨,把夜三更跟两个大和尚晾在一边好不自在。

桂花糕与白玉芙蓉羹的分量也不过是一口一碗,就连夜遐迩如此细嚼慢咽也不过是轻启朱唇香舌半卷,入口即化的桂花糕,借用肉中有白玉蛋清中含芙蓉的汤羹一冲,一碟一碗便见了底。

平日训练有素的两名丫鬟一个在前面撤碗换碟,后面紧跟着一名便将竹托盘中菜肴摆上。

竹托盘靠近夜三更时,淡淡的竹子特有的气味,加上些许温和的气息,都在说明这托盘在上菜前也是经过加热的,既保证菜肴在运送途中的温度,又能在靠近客人时以竹子的清香刺激食客味蕾。

夜遐迩面前的菜肴分量与两个大和尚的相比连十分之一都不到,夜遐迩的要没事小碟要么是盖碗,两个大和尚的基本都是用盆子,让一旁夜三更不得不再次重新审视这个一厢情愿自作多情的棋道高手。

不得不说,下棋最考验一个人的心性,锻炼一个人的耐性,常言棋如人,亓莫言如此细心,也可以看出他在棋道上的造诣。

先是八宝葫芦鸡,紧接一道麒麟鳜,再就是玲珑石榴包,加一片好似都要透明的琉璃肉,四个小碟于面前一一摆开,夜三更不免腹诽,果然还是有钱人家。

照顾着夜遐迩的眼盲,亓莫言一一介绍着菜肴名字、制法,有些带着典故的亓莫言也是讲解得当,让夜三更又嫌其甚是啰嗦,不排除班门弄斧的嫌疑。

夜遐迩只是细嚼慢咽,也不见说话,偶尔也仅仅是“嗯”一声用来告诉对方自己在听。

四个前菜吃完,后面便是一荤一素的小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