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平公主点了点头,说道:“既然如此,那本公主就要依法办事了!”转而对武继说道:“武统领,请你们把这三人拿下,立即斩首,以儆效尤!”武继应承一声,当即上前。上官剑三人一听,大惊失色,急忙朝张昌宗看去!
公主之所以要武继出手,是因为她听说张昌宗曾经多次找过武继。她想通过这来观察,武继是否已经被张昌宗拉拢过去。张昌宗和武三思确实有意把武继拉到自己这边,因为在皇宫几个侍卫副统领里,只有武继是有可能被拉拢的。
武威和武元都忠于武则天,很难拉拢。当然大局已定的时候,他们也不会反对。毕竟武威和武元都是武家人,在局势不明的情况下,他们只会保持中立。
皇宫侍卫大统领是武威,一贯以忠臣自居,肯定不可能参与武三思的夺权阴谋。如果他们得知武三思和张昌宗的图谋,反倒可能会告发自己。因此张昌宗不可能去自讨没趣,也不敢冒险,也认为没有必要。
如此一来,张昌宗在皇宫就显得势单力薄。万一动手,这些人要是支持李显或李旦,那么就算武三思登上皇位,也未必能坐稳。王继恩和李继隆一商议,于是想到了慕容再起。他们认为慕容再起刚刚入宫,在宫中没有后台,和太子也没有关系。只要他们用高官厚禄引诱,慕容再起很有可能倒向他们。慕容再起武功高强,又是江湖世家子弟,如果得到他的支持,无疑可以增强自己这边的实力。
于是武三思以同族和梁王的身份刻意接近和关照武继,但碍于身份,不便把话说得太明白。武继刚开始以为武三思是看重自己,因此对武三思极为尊重。不久后,武继了解到武三思和李显不和,便心中另有考虑。
对于武继来说,武三思和李显谁在权力之争中获胜,并无多大差别。因为他家是武则天的人,都很忠心。武继于是采取了骑墙观望的态度,毕竟他也是武家人。
武继一方面和武三思保持着比较好的关系,另一方面也常常向李显示好。后来张昌宗请武继多次赴宴,极力拉拢。张昌宗的身份就不像梁王的身份那样敏感,因此他说话自然比较随意。有意无意间,张昌宗露出了如果武继投靠梁王,将来肯定是高官厚禄,不在话下。武继却没明确表态,相反和张昌宗逐步疏远。
武继为人精明,窥测到张昌宗的意图后,也犹豫了很久。最终他认为张昌宗等人的图谋难以成功,因为李显毕竟名正言顺,深得朝中重臣的支持。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前段时间,武则天命令武三思和李显分别去招募军队。李显数日间就召集了数万人,武三思却没有完成任务。武则天得知结果,自然清楚百姓还是心向李唐。武则天改大唐为大周,由于她是李家媳妇,并没有引发造反。
武继听说过这件事后,就知道李显的地位很稳固。张柬之是朝廷重臣,他和狄仁杰关系密切,都明里暗里地支持李显。武继通过江湖朋友得知,有人数次图谋刺杀李显,却都被飞云等人击败。
武继认为武三思等人不可能成事,他犯不着跟着他们去冒险。加上后来艳媚和刘水定亲,武琼很明显也选择了李显,自然影响了武继的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