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个要死谏的是丁元德。
他是求仁得仁了。
哪怕事到临头不想死了,还是被陛下贬为罪奴。
后来听说在乾秦一战中,这家伙死的老惨了。
杨学林的提议,在他们听来,不免有些激进。
难道说,我们中间,难道有谁与你有仇怨,以至于你要拉我们一同赴死吗?
你若真心求死,我们自不阻拦。
但是。
你还要霍霍我们,让大家跟你一起送死?
贱不贱呐?
这时,有人开口,话里带着几分讥讽:
“杨大人真乃我大乾的忠臣直臣,既然如此,明日我们便静候杨大人的佳音了。同朝为官多年,你的家小,我们自会代为照拂。”
旁边还有人附和道:
“正是,正是……”
“杨大人尽管放心去,身后事不必挂怀,有我们在呢。”
杨学林感受到周围的冷嘲热讽,怒目而视。
现在,他也不敢再在这件事情上与人争执。
不然,万一真被架起来,可就不妙了,他可不想死。
他冷哼一声,选择了沉默。
场中气氛顿时有些凝重。
丞相汪敏博见状,打破了这份沉寂:
“死谏万万不行。陛下向来乾纲独断,硬碰硬的话,我们大家都落不得好,儒学反而会衰败的更快。”
“所以,我们只能联名上书,让陛下看到我们的决心,让他知道人心所向。”
杨学林此时又冷不丁地插话,语气中带着几分不屑:“汪大人,此法真能奏效吗?”
汪敏博闻言,只是深深地叹了口气,缓缓道:
“我们如今能做的,也只有尽人事,听天命了。”
他嘴上虽如此说,但心中对联名上书,是根本不抱有一点希望的。
自从陛下登基以来,何时真正倾听过群臣的谏言?
那些递上去的奏折,又有几份真正被陛下采纳过呢?
但即便如此,身为人臣,还是要尽力而为,哪怕知道徒劳无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