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德妃、顺妃——
太子这次是乘坐的铜辇,很快,他就出现在乾清宫内。
皇帝没有故作不知,笑着命太子平身。
“父皇,儿臣做父亲了!”太子嘿嘿傻乐。
“朕也有了孙子!”
为维持帝王的威严,皇帝用踱步来掩饰内心的情绪。
听到皇帝的措辞,太子微微一愣。
睿亲王不是早就有了儿子?
“他不一样,他是皇太孙!”
太子的疑惑,皇帝尽收眼底。
皇太孙?
太子心中一惊。
平日里,太子虽然在心中念叨着皇太孙三字,只不过是习惯了这个说法。
事实上,皇太孙是皇位继承人的封号,是储君的一种。
在另一时空的明朝,出现了两位皇太孙。
一位,就是着名的朱允炆,他是太祖朱元璋的孙子,在太子朱标去世后被立为皇太孙,时年十六岁。
小主,
另一位,是朱瞻基,他是成祖朱棣的孙子,在太子朱高炽健在且未被废黜的情况下,被封为皇太孙,时年十四岁。
像这种刚出生就有可能被册封为皇太孙的情况,另一时空的明朝没有,这一时空的明朝,同样没有。
“父皇,现在谈这个,是否为时过早?”
推辞,太子必须推辞。
“怎么?你不乐意?”皇帝反问一句。
太子急忙否认,只是表示纵观史书,还没有这种先例。
“以前没有,不表示不能有。”
皇帝挥一挥衣袖,似乎是在向太子昭示自己的决心。
太子不知该如何回话,只能保持聆听的姿势。
“册封皇太孙,除了彰显朕对这个孙子的喜爱,更是为了稳固你的地位。”
“你虽然是嫡长子,不过由于你当年显露出来的倾向,文官集团对你的拥戴,在朕看来,实在是有限。”
“如今东宫有了嫡长子,又被册封为皇太孙,这就让文官集团看到了希望。他们在追随皇太孙的同时,也会对你表现得更加友善。”
“不要小看了他们,他们对你的支持,是你平定诸侯的关键。”
一口气说完这些,皇帝依旧在殿内来回踱步。
太子冲皇帝跪下磕头,谢过皇帝的教导和维护。
“看看安阳公,最近不是消停了许多?”
想起快要临盆的皇贵妃,皇帝的嘴角不自觉的弯起了一个弧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