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6章 一场“大战”

“在之前,元首您在裁军会议上面说过,国防力量取决于经济实力。国力增强了,再搞国防也就容易了。曾经您做过一个比喻,虚胖子能打仗?军队要多节省开支,改善武器装备,更要提高军政素质,这就必须减少数量。之前百万大裁军,数量虽然庞大,不过依然不够。我们的军费太少,必须把这些军费用到刀刃上面……”

“现在我们的装备不行,数量少了,如何防御?虽然,目前整个世界都是混乱的,和平是趋势,万一真的爆发了世界大战呢?”一位东方国的中将站起来道:“我觉得科技中心的东西如果可行,那就全军推广,把目前咱们军队的规模缩减三分之二,拿出钱来办大事。”

“正好可以精兵简政,与元首的政策相向而行。”又一位将军道。

还有几位将军跃跃欲试想要说出自己的想法,可苏向东却道:“不可,不可裁军!”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什么?

这些位将军一时间面面相觑,想要武装一支高科技军队,只能走精兵路线,不可能东方国六七百万军队全部用上高科技,那得需要多少钱。

可苏向东却说不能裁军,这让大家都不知道为什么?

“不能裁军,世界大战来了咱们办?现在世界各地都在打仗,就咱们周边也不太平,还围着那么多的西方军队,这个时候不能裁军,而是慢慢一支部队一支部队地换装,或者……只需要用高科技列装一支十万人的部队,就可以包打天下!”

苏向东的分析非常到位。

“就算要裁军,也不能裁特种军和边防军!”苏向东声音在会议室内回荡,每一个字都仿佛带着千钧之力,敲击在在场每一个人的心头。

会议室内的气氛瞬间变得紧张起来,空气仿佛凝固了一般。一个小小的中校就想妄议国家政策?

苏向东并不怯场,环视了一圈在场的军官们,继续说道:“这些部队是我们国家的脊梁,他们的战斗力不弱,只要给予足够的支持和装备,马上就能展现出强大的战斗力。我们怎么能轻易放弃他们呢?”

他的话音刚落,一名中将军官站起身来,声音中带着一丝不屑:“中校,话虽如此,但现实是残酷的。我们需要考虑的是国家的整体利益,而不是某一部分人的利益。文艺兵和机关兵虽然战斗力不强,但他们也是军队的一部分,他们的存在也有其合理性。”

苏向东听完马上反驳:“合理性?你是说那些靠着关系进来的文艺兵和机关兵吗?他们大多数人都是关系户,可有可无,还没有战斗力,这样的部队怎么能称之为合格?”

“我们必须要有一个明确的裁军方案!”苏向东的声音继续在会议室内回荡,“如果真的要裁军,那就裁掉那些不重要的文艺兵和机关兵,把资源用在刀刃上,让我们的特种军和边防军更加强大!”

他的话语如同一块巨石投入平静的湖面,激起层层涟漪。高级将领的议论声渐渐平息,取而代之的是一片沉寂。他们知道,苏向东的话虽然直白甚至有些刺耳,但却道出了他们心中最不愿面对的事实。

“我们在这个时候宣布裁军,对于世界和平的稳定也是有着非常关键的作用。目前,整个世界上,尤其是联合国五大常任理事国中,也就只有我们国家没有陷入麻烦。做出这样的举动,告诉整个世界,在我们国家周边如此紧张的时候,我们再次宣布裁军,也是显现出我们要和平的决心!”

“关于我们要裁撤什么兵种,他们可不知道。”

众人这个时候听出来了,对外宣布裁军,对内只裁撤文艺兵和机关兵那些不作战的兵种,对外好看,对内又能强军。

“这样的方法倒是不错!”朱鸿天突然出口道:“不过这五十万,是不是有些多了?”

朱鸿天的态度很是明显,可以裁撤,但不能过多,这就和苏向东的想法不谋而合。

“逐步裁军,这个是可以的。但是目前我们的技术发展方向,这一块,要求会比之前更高。全国虽然从改革开放之后,技术发展非常快,比起米国大鹅,还有有着非常大的差距。国防,不仅仅是比拼的某些先进技术装备,而是整体的技术实力以及综合国力……”刘响对于裁军什么的并不在意,“现在我们的技术发展方向,是否能够做出调整。如何发展,才能更符合我们现在的国情,让我们的国防实力更强。”

“对,技术方面的发展方向,我们应该根据我们军队未来建设情况做出调整。”陈伟马上说到。

“我们的军队,面对石墨炸弹,集束炸弹应该如何防御,是否还有更加先进的我们所不知道的武器装备,如何去防御,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的部队如何打仗,如何更好地保护我们的国家领土……”

军方的大佬们,没有讨论裁军的事情。

苏向东也是懒得管。

现在说技术装备发展方向,倒是他希望的。

这些年的努力,一直都是为了这个,如果整个国家都是向着同样的一个方向去发展,只是吃大锅饭的一定比不上刘响这种科技中心。

刘响的科技中心是靠着钱砸出来,虽然技术成果涌出很多,不过却没有太大的基础,到了现在,因为基础领域的技术研究方面有着太多的缺失,所以发展就是一个巨大的问题了。

所以,他给苏向东的指示就是利用现有科技,思想放开步子大些,敢想敢干,不拘一格!

所以这大半年,科技中心发展速度很快,让他有了底气。

米国跟大鹅,现在都是没有太大的可能搞出能够实用的自动火力平台。

国家就没有这样的烦恼。

国家决定发展某一领域,从教育到科研方面,将会整体上引导。

“信息化,这是一个方向。同时,自动化,也是一个方向。在我们的导弹战列舰的改造模式下,很多的防空火力,都是靠着计算机自动指挥。不受到影响的情况下,机器只要处于待机状态下,反应速度比人类更快……而机器的应变能力,不能跟人相比……”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智能化,自动化,这是人类未来科技的主要发展方向。

刘响的科技中心现在就在搞这个。

“你们在智能化以及自动化方面的发展不是挺快吗?”秦天有些不解地问道。

“确实挺快,只是相对以前我们的情况来说。我们科技中心只能向着重点领域研究,在这些领域,都是需要很多的基础项目来支撑,一旦因为基础项目无法跟上,我们就只能再次去投入……”苏向东嘴角抽搐了一下。

如果不是基础领域,他根本就不会如此在意。

要是国家有着米国大鹅那样的基础,科技中心现在说不定那已经让自动火力平台进入了实验阶段。

目前科技中心在智能化发展方向,还是刚刚入门。

可就算是这样,武装起来的一万人高科技部队已经令人生畏了。

芯片技术即使他们设计出来,制造工艺无法跟上,于是乎,开始投入到制造工艺的研究领域里面……

自动化设计出来,却因为材料不行,或者工艺不够,又得向着更加广的范围去发展延伸……

“小苏同志,你对于这些方面比我们都了解,甚至对于科技发展趋势的把握比我们谁都更加清楚。”朱鸿天突然说道。

这句话让苏向东受宠若惊,看了看周围其他大佬的脸色,都是平静如水,再看看朱鸿天,这家伙一脸的真诚。

“这些都是刘响的想法,我只是执行者。”苏向东不隐瞒什么。

“大家别这样看着我,我只是想为国家多做些贡献仅此而已,所有的研究成果如果国家需要,我全部奉献出去,一个不留!”刘响赶紧道。

这一说,令得在场所有人都笑了起来,尤其朱鸿天笑得更盛。

“你啊,这些科技是你们搞出来了,我要给你们证明,还有,我不光不要你们的科技,而且还给你们多些军工人才,让你们这个科技中心成为我们东方国的科技摇篮,让更多的高科技装备,从你们这里生产出来。”

朱鸿天真诚地对着刘响说道。

“首长,您可别吓唬我,我还年轻,肩膀上的担子已经很重了,无法扛起整个国家的国防事业……”刘响绝对不会去给自己找这些事情干,“对于我来说,能够让我安心地搞科研,才是最好的。科技中心发展上了正轨,我也不给他们压力,就让他们一步一个脚印地发展科技,所以首长,您就别给我们加担子了……”

刘响说完看着朱鸿天。

朱鸿天对他点了点头。

显然,这是上面讨论过的,并且已经形成了完整的决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