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饭过后,蔡邕再次提着鸟笼,握着书卷出门溜达。
他看着满城繁华,心有戚戚,不知这等盛况还能维持多久。
天下大乱,纷争不断,百姓越打越少,再繁华的地方也免不了百姓的流失。
特别是黄巾之乱前夕与过后,饿殍遍野,民不聊生。
否则那些吃不饱肚子等着活活饿死的百姓,也不会选择加入黄巾军造反。
也正是这些年汉庭的颓弱,连带着洛阳城的人口都少了两成。
有的是被强制征召,有的早早不知逃向何处偏远的地方避难。
蔡邕虽有济世之心,但他一介文弱,其实也改变不了大势所趋。
唯一能做的就是随波逐流,从心。
至少,要保住自己的家人无忧。
还好,这么多天,他的大女儿蔡琰一直在茄园潜心作画,很少出门,加上有他的干涉,导致蔡琰现在都不知哀讯。
“蔡公!又出门遛鸟呐!”迈出府门,走至摊贩前,有百姓笑着打招呼。
由于蔡邕为人素净,没有什么架子,与人和善,时常还会照顾一番这些小贩,所以他在这些平民百姓中的口碑非常不错。
百姓们慢慢的,也会大着胆子给这位朝廷重臣打招呼。
“是呢是呢,这俗语说,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哩!”蔡邕笑着点点头回应。
他手中的鸟笼内的鸟儿一直叽叽喳喳叫个不停。
蔡邕眉头一皱,这鸟儿平日听话的很,怎么今天一出门就叫个不停呢?
恐怕不是个好兆头啊!
那商贩起身走了过来,说道:“蔡公,您这鸟儿,今忒不听话啊,它叫个不停,不知道的还以为有啥祸事要找上门呢,瞧这鸟儿吓得!”
蔡邕打了个哈哈,和蔼道:“欠管教!回去饿它一晚!”
趁着其说话时,小贩急忙小声道:“蔡公!注意安全!今天下午过后,您府周围多了许多陌生脸,不是摆摊就是喝茶,还有买东西能买个把时辰的。”
提醒完,小贩又吆喝道:“蔡公!小民看啊,这鸟儿不能晚教训,不然越来越皮,不如现在就回去抽它一顿!”
蔡邕心中一惊,脸上却毫无波澜,笑道:“说的是,说的是啊!得,今天老夫就不遛它了,瞧给它惯得臭毛病!现在就回去训它!”
说完,蔡邕提着鸟笼转身回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