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5章 无人探测器登陆月球(3)

到了01时30分,常娥三号携带着钰兔号在XC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

两天后,唐欣在京城的控制中心指示屏幕前的研究员对常娥三号蓝月转移轨道实施第一次中途修正。

轨道修正圆满达到预定目标,探测器控制与推进分系统工作正常……

在常娥三号的在轨飞行中,就一直受京城控制中心的精准指导下。

第四天的傍晚17时53分,

常娥三号成功实施近月制动,顺利进入距月面平均高度约100千米的环月轨道。

第八天的晚上21时20分,

常娥三号在距月面平均高度约100千米的环月轨道,成功进入近月点高度约15千米、远月点高度约100千米的椭圆轨道。

从发射到现在,已经过去了12天,京城控制中心再次向常娥三号发送指令。

常娥三号接到命令立即变成推力发动机开机,探测器从月球上方约15千米处开始实施动力下降。

通过测控中心程序的严密计算后准确避开沟壑,在变推力发动机的反推作用下,缓缓下降。

在距月面约100米处,悬停在上空,利用仪器对着陆区域仔细观测,寻找最佳着陆点,开始平稳缓速下降。

最终成功着陆在月球西经19.5度、北纬44.1度的虹湾以东区域。

随后,唐欣又指示地面研究员测出着陆器和巡视器的分离实施条件,包括着陆点环境参数、设备状态……

通过分析后,使得月球车成功离开着陆器,开始月面测试工作,并前往更远的区域继续月面巡视勘察。

四个月昼里,两器携带的8台有效载荷全部开机工作,获得了大量科学探测数据。

前世科学家们试验中遇到的那些问题,这回都得到了解决,在执行任务中非常顺利。

试验顺利,负责探月项目的研究员们都特别高兴。

小主,

李月华拿着文件翻阅,看到里面的内容兴奋的大叫,“太好了,你们看看这份文件,里面说月基天文望远镜在各种天体变源的亮度变化进行连续监测,观测到23颗星象。

经过对图像数据进行仪器效应,还原了位于天龙座的不同天区的真实星空图像……”

“是啊,这次任务真的好顺利,有院长在,我们的试验什么时候失败过,这回又大有收获。”

“你们看看这份报告,极紫外相机获取了63幅蓝星等离子体层图像数据,得到了对蓝星等离子体层的试观测结果,这可是全世界独一份。”

“我们研究的这个项目,哪个不是世界独一份的。”研究员小海也说着话也拿起一份文件看了看,就被里面的文件激动了。

“还有这个测月雷达,获得了两个通道探测数据,第一通道清晰地探测到巡视路线下的月壳浅层分层信息,第二通道探测到巡视路线下月壤的分层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