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宵在西厢房的小炉子上生起火,将小锅坐在炉圈上,锅中加水并放入泡发的香菇块。炉火旺盛,像是贪婪的舌头,舔舐着锅底,锅中的水很快开始沸腾。
她开始搓丸子,用手挤出一个个均匀、光滑的丸子,轻轻放入微冒泡的水中。那些丸子在水中翻滚,逐渐变得紧实,像是有了生命,漂浮在锅里。接着,叶宵加入了一把洗好的茭菜叶子,待水再次沸腾,一锅香菇丸子野菜汤便完成了。
沈梨和叶宵每人六个丸子,装在两个敞口的斗笠型大花碗里,端上了桌。鱼丸汤冒着热气,散发出鱼肉的鲜美,引人垂涎。这顿简单的晚餐,不仅填饱了肚子,更温暖了心灵,是对他们辛勤劳作最好的回报。
丸汤在碗里冒着热气,每一缕都带着鱼肉鲜嫩的气味,勾着沈梨的味蕾。她用嘴轻轻吹了吹,然后用勺子舀起一个鱼丸,那鱼丸弹性十足,带着河虾的鲜美,让她忍不住闭上了眼睛,细细品味。
汤鲜味美,沈梨和叶宵吃的忘乎所以。
今年的夏天,沈梨几乎没有下网去捞鱼,主要原因是现阶段她们没有多余的盐用来腌制肉类,一次性捕捉太多的鱼很难储存。所以她每日只是下几个鱼笼子碰运气,所以今天的鱼丸对于沈梨和叶宵来说,是很久没吃过的美味了。
自从上次采参后,沈梨对其他事情都失去了兴趣,去年天天早出晚归的往山里钻下套索猎鸡捕兔,今年她把更多的时间放在了种田和采参上面。
医院老先生给的那两页“采参秘籍”沈梨几乎快倒背如流了,她甚至不知道从哪里找出来了去年猎的那头雪鹿的一块骨头,磨了几根挖参的签子——看起来像簪子一样的,只是更扁一点。至于好不好用,那就得试试才知道了。
一转眼又过去了三天,跟卖洗发水的小黎约定取松油灯的日子就快到了。沈梨和叶宵又去了一次南山——就是上次他们采参的地方。这次她们带了帐篷和一些锅具,她们计划着如果找到参就在外面住一夜,毕竟按照上次的经验来说,其实挖参是非常耗费时间的精细活。
得益于上次采参的经验以及老先生的技术指导,这次的找参过程比之前顺利了许多。在上次挖参地点附近的短坡下,沈梨再次发现了人参的踪迹。她跪在地上,小心翼翼地拨开周围的杂草,生怕损伤到人参的任何一根须根。随后,沈梨取出准备好的鹿骨签子,开始极其谨慎地清理人参周围的泥土。
她全神贯注地一点一点地抠着地上的泥土,动作细致得如同进行一场精细的手术。长时间的专注让她的眼睛感到疲劳,她不得不时不时停下来休息片刻。
“换我来吧!”叶宵戴上手套,走上前。
沈梨默默将手里的鹿骨签子递给叶宵,然后坐在一边打开随身携带的水壶喝水休息。
沈梨和叶宵轮流上阵,挖了将近半天时间,仍没完成。叶宵只能在不远处搭起了帐篷生了火,沈梨则用带来的锅具打水。两人短暂休息后,趁着天色尚未完全暗下来,又继续忙碌了一会儿。
晚上的森林危机四伏,时不时有狼熊之类的野兽,沈梨和叶宵轮流休息,幸运地度过了一晚。
经过两天的不懈努力,皇天不负有心人,她们成功挖到了两根野参,看大小与上次卖掉的人参相仿,沈梨根据老先生给的采参秘籍断定这也是两根八九年的参。
由于挖参技术的提升,这次的挖掘工作不仅更快,而且更加完整,沈梨有信心能卖更多的钱。
她们用湿苔藓将人参包裹好,然后返回了小屋。在河边,吃过晚饭的二人清洗着这两天穿脏的衣服。
沈梨一边揉搓着衣服,一边幻想着如何使用即将到手的卡币,仿佛它们已经在口袋一般。叶宵无奈地摇头。
第二天一早,她们带上人参就出发去了宋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