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快速翻着纸页,口中还念念有词:“翻到了第七百五十七条。”
这一条,开出的药方是,镇痉通络散。
乌头三钱,法半夏二两,天麻二两,全蝎一两,川芎一两 ,当归一两。
适用于因风邪入体、气血不畅导致的肢体拘挛、口眼歪斜、半身不遂。
凌虚寻思:“乌头性烈如火,是温经散寒、止痛的良药,而半夏,燥湿化痰。
然此二者相克,若同时使用,便会引发毒副作用。
曾有一医家,在为患者诊疗时,不慎将含乌头的大乌头煎,与含半夏的小半夏汤混用。
患者服药后,腹痛如绞,冷汗如雨,险些丢了性命,这同仁药方,闻名于世,怎会出现这样的错误?”
他又翻阅到第一千八百二十条,药方是逐水化瘀散。
甘草二两、、甘遂3三两、三棱五两、莪术五两、水蛭三两。
治疗因气血瘀滞、水湿内停,导致的腹部胀满。
凌虚大惑不解,心想:“这个药方,与上一份,是用一位郎中开的,也有问题。
看甘草温和,补脾益气、清热解毒,而甘遂,泻水逐饮。
但二者一旦配伍,便会引发不良反应。有一回,一位年轻医士,学艺不精。
贸然将含甘草的四君子汤,与含甘遂的十枣汤并用。
患者服下不久,便上吐下泻,气息奄奄。这同仁药铺声名远扬,郎中皆妙手仁心。
为何出自同一郎中的两副药方,都有问题?莫不是有人蓄意而为?”
正百思不得其解,陡然想起第三组数字:两千二百……
可定后面的几个字,被刻意划去,难以辨认。
这完整的第三组数字,究竟多少?这几组数字与药方间,藏着怎样的联系?”
他喃喃自语,七百五十七,一千八百二十,两千二百……
蓦地,凌虚身形一震,想起上次在鸿商阁拍卖会的场景。
拍卖会中,一位贵族的叫价实在奇怪,他人叫价,无不是整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