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闻征雁已无蝉,百尺楼高水接天。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
吟月诗魔身形猛地一滞,她下意识地退后几步,一只手搭在微微隆起的肚子上。
她动作迟缓而凝重,目光也变得迷离恍惚,陷入了深深的思索。
她双手交叠于胸前,手指敲击着手臂,双眼闭合,眉头微微皱起。
整个人沉浸在诗句所营造的,清冷悠远意境里,难以自拔。
随着思绪愈发深入,她的嘴角不自觉地上扬,露出淡淡的微笑,继而轻轻点头,喃喃称赞:
“情景交融,情在景中,丝丝入扣,景又升华了情的韵味,叫人不禁流连,反复品味,真是不可多得的佳作。”
她缓缓睁开双眼,眼中满是对这诗句的赞赏与钦佩。
望向凌虚的目光中,也多了一丝复杂,似是不甘,似是折服。
凌虚剑眉一扬,昂首挺胸,再度高声吟道: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吟月诗魔身躯猛地一震,双手移至腹部,轻轻摩挲揉动,秀眉微微蹙起,仿若腹部,正承受千钧重压。
然而眉眼间,却又隐隐透着几分惬意。
片刻后,一个饱嗝脱口而出,她急忙捂住了口,眼神中,闪过一丝羞怯与懊恼。
此时的她,变得慵懒,气息也急促起来,胸口起伏不定,脸颊泛起淡淡的红晕。
她双手不自觉地紧紧交握,指节都因用力,而微微泛白,娇躯前倾,双唇颤抖,欲语还休。
似是心中有千言万语,却又被一腔澎湃的激情,哽在了咽喉,吐不出半个字来。
只能任由那满心的震撼与钦佩,在眼眸中肆意流淌。
凌虚念出了第四首诗: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吟月诗魔恰身形摇晃,拼尽全力,方才勉力站直,却仍觉力不从心。
她脚下虚浮无力,宛如踩在棉花上。一步一踉跄地,缓缓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