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实话,朱辰还挺意外和惊喜的,大明发展松江特区比他想象中的要好。
根据朱元璋的描述,松江特区的棉纺织业已经是一个相当成熟的产业,形成了一定的规模,甚至还打通了海外的渠道。
这已经不仅仅是资本萌芽了,而是真的已经开始踏入了早起的资本社会。
这其中最明显的标志就是,产生了一对新的对立阶级,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只是不知道朱元璋他们有没有注意到这个。
朱辰并没有打断朱元璋,而是让他继续说下去。
朱元璋说完松江特区,又说到了蜂窝煤和报纸。
蜂窝煤和报纸的成功倒不是很意外,毕竟这两样东西并不是很难做,而且是朝廷牵头去做,不成功才是怪事。
而朱元璋则是像个做汇报的学生,见朱辰点头并露出认可的神色,心满意足之外又还有几分得意。
“还有钢铁那边,据那边传回来的信息,钢铁也做成了。”
听到这个消息,朱辰愣了一下。
“什么?平炉炼钢法这么快做成了?”朱辰露出几分不可思议的神色。
“嗯。”
朱元璋有些骄傲的道:“是标儿他们做的,为了做这个,标儿连过年都没有回来。”
朱辰认可的点头。
平炉炼钢法可不好做,上一次朱标过来问他一些专业性的问题,他都没有办法回答,最后还是求助于网络。
朱标很认真的将一个个难题通过网络解决了。
朱辰以为还需要一段不短的时间才行,没想到这么快就做成了,不得不感慨华夏人做事的智慧和精神。
后世的华夏人用几十年时间走过西方几百年走过的路,反过来想想,大明已经有了平炉炼钢的的方法,成功做出来似乎也就不那么奇怪了。
不过可能他们还没有意识到,成功的运用平炉炼钢法批量生产钢材意味着什么。
果不其然。
朱元璋问道:“朱先生,咱记得你说过,大明只要用这个平炉炼钢法炼出钢材,那么大明就无敌了,对吗?”
朱辰点头,反问道:“那你还记得我之前跟你说过的烧开水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