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觉到了上学的年纪,刘廌常氏夫妻凭自己的种地砍柴自然供不了刘勉上私塾,只能让刘勉在家自学。刘勉所学书籍来自于村里的常秀才,那常秀才十几年前中了秀才后连续九年三次落榜,不再妄想于考取功名,在村里办起了私塾:有钱人家的孩子可以直接将孩子送到常秀才家里学习,没钱人家的孩子只能从那里借到几本他用不上的儒家典籍。
鸡鸣报晓,刘勉收拾好从常秀才家借来的几本书和常氏昨晚准备的一条腊肉前往常秀才的家。
走过几条泥泞的田边小路,看到一家破土房前玩耍的一群女童,刘勉上前问着一个比自己大两岁的女娃道:“盼盼姐,夫子在家吗?”
“不在。”那个叫盼盼的女娃回道:“俺爹今天被卢员外请到卢府专门给他新生的儿子取名字了。”
“听说这卢员外是定远县有名的举人,怎会要夫子去取名字?”刘勉问道。
“这俺就不知道了。”那盼盼回着又补充道:“俺听姐妹说,好像是孩子他娘生孩子生死了啥的,不能自己爹取名字。具体什么情况,俺也不太懂。”
“哦。”刘勉没有多问,只道:“师娘在家吗?”
“俺娘在小厨房里,你直接去找她吧。”常盼盼应着和小姐妹跑远了。
进入土房,里面有一块板隔起来的“小厨房”,刘勉掀开拦布看到一位和自己母亲差不多大、但是看起来老得多的妇女便道:“师娘,我来还书了。”
“哦,你把书放在八仙桌上就行。”那妇女边应着边收拾灶台。
“这是我娘让我带来的一条腊肉,孝敬夫子和师娘。”刘勉说着将那腊肉放在灶台锅边上。
“行,你跟我过来。”那妇女从“小厨房”里出来,走到对面的阁间,推开门:可以看到里面放着一张不大的破床,缝了几块补丁的被子被整整齐齐地叠在床边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