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时报新闻记者

三路 快乐的笨小孩 2394 字 1天前

《泰晤士报》,直译为《时报》。作为带英帝国主流媒体报纸,其时不时也会报道其他地区的事件。就比如远在东边的大饥荒。其实相对于啰萨帝国的饥荒,发生在自己祖国境内的爱尔兰大饥荒更为骇人听闻,更为需要帮助,你猜怎么滴,嘿,就不去。

这可见该报的政治倾向基本上是保守的,在历史上历次重大国内及国际事务上多是支持自己国家政府的观点。所以要去报道爱尔兰大饥荒的话,这不是去打政府的脸吗?怎么能这样呢?所以相对于报告自己家的糗事,不如揭别人家里的短。

带英帝国记者白色(white)先生为您报道。

White先生从伦敦出发,一路沿着欧洲大陆航行,一路上船摇人晃的很是痛苦。不过White作为经常出国远航冒险,报道事件的人对于这种普通的颠簸还是很简单就可以忍受的。

White先生祖上是地主贵族,不过由于家道中落,他现在只能算是一个富家翁而没有多少权力。不过这也好,White就可以从事自己喜欢的行业,省的操心那么多。他公费出差,走过大西洋、地中海、黑海,最后到敖德萨。

敖德萨是黑海重要的港口城市,与很多城市一起被称为“黑海明珠”。White刚刚到这里时的确被这里的繁华震惊了。

这里作为黑海贸易中心,承担了啰萨帝国黑海贸易的大头。同时,沿海一带为着名旅游、疗养地,也是吸引了无数游客来光临。

城市里充满一片祥和、自由、惬意的氛围,丝毫感觉不到就在不久前不远处发生了血腥镇压,更没有任何饥荒能够影响到这里,虽然不远处的郊区已经开始出现粮荒。

作为贸易中心,这里粮食的价格更多是与国际接轨,粮食高于啰萨帝国平均价格却又低于灾区的粮食价格。

White在自己的日记里写道:

【你很难看出这里即将发生的事。实际上,这里的自然灾害以及政治压迫迫使人们揭竿而起,但没能成功,最后失败。但是在这里,确实有一种醉生梦死的感觉。】

White写着这些话,随后想雇佣一辆马车前往灾区。

车夫们都不愿意去那边,因为那里实在难走。

“难民一堆又一堆,把路都堵了。哪里还有路?全是泥巴。”车夫抱怨说。

“我加钱。”White先生以一种伦敦腔调的俄语回应。

“得嘞!老爷您坐好嘞!快上车,咱的车啊,别的不说,就是快!”车夫立刻招揽White,把White的行李啥的全都收拾好。

马车开始走了,慢慢的,速度逐渐快起来,到后边,景色就像是长了翅膀一样往后飞行。

White先生看着周边的景色有些乏味。

旁边的树的枝丫都是新绿,因为老一点儿的在不久前已经被吃掉了。更为让人难看的是路,因为草曾经被连根拔起,现在也没有多少绿色,只要雨水啥的一下就是泥泞不堪,马车就要被降速。

“老爷啊,您为什么要去北边呢?那里可是又饿死人了。”

“听说那边好像有人要搞事啊!更不好的情况说不定就打起来了。”

车夫驾车同时说着话,以便打发这个无聊且乏味的路程。

“没什么,我的工作而已。”

车夫不理解。

“啥工作要来这啊?”

车夫没看过报纸,换句话说,他就没在乎过。在他眼里,报纸这种纸制品都是文化人要用的玩意,死贵死贵的。

“没什么。就是记者。”

“记者?”车夫没听过,耸耸肩表示不知道。

“管他呢!老爷,我建议你还是不要久留,否则搞不好出事的哩。”

“我告诉你你不要乱说哈,我听说那边好像又有叛乱分子要起义的嘞……”

“嗯。”

马车渐渐的远了城市。

……

曾经就说过,灾区的田地谎报说全面复耕,其实就是表面一层浮土糊弄了检查。当灾荒再一次来袭,农田又一次荒芜。加之当时灾民众多,使得道路不畅,影响交通以至于粮食极度缺乏,价格飞涨。就光小麦都是灾前的十倍,其余能吃的,甚至有百倍之多。

White先生刚到的时候其实是吓到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