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朱雄英的科举改革之法

两个人大气都不敢出。

静静的等待着朱雄英的心声在自己的心底响起。

【恢复以前的科举方法。】

【但是又不能完全恢复。】

【否则就是在开历史倒车。】

【开历史倒车可没有什么好处。】

【另外这些举子光会做文章也没有什么用处。】

【敌人可不会因为你文章写的好,就不来找你的麻烦。】

【还得会帮着老朱家治国。】

朱元璋和朱标都忍不住点头。

前宋不就是文强武弱,最终被蒙古人赶到海里的。

笔杆子除了发些牢骚外。

根本就起不到任何的作用。

【一定要把策论的占比提上来。】

【只有这样,才能够网罗到那些真正的人才。】

【保证选中的人都是能文能武的。】

【至于南北榜案的问题。】

【同样也很好解决。】

【朝廷每年取士的名额 是固定的。】

【如果怕南北士子差距太多。】

【就给每个省份定一个名额。】

【最终参加科举的时候。】

【每个省份士子的试卷分开阅卷遴选。】

【不就行了?】

朱元璋和朱标听到朱雄英的这番话。

顿时眼睛一亮,心中也是拨云见日。

觉得有什么罩着自己的东西被突然掀开了一样。

对啊!自己怎么就没有想到这一点呢?

朝廷的乡试就是各省先考。

然后中举的士子再通过一次遴选,进京参加春闱。

那自己也完全可以这样效仿!

但是很快,两个人的心中就再次产生疑问。

各省的乡试都是各省出题。

难道朝廷也给各省出题不成?

那岂不是乱套了!

就在这时,朱雄英的心声再次响起。

【等到各省的人才挑选出来之后。】

【再把这些已经考中的士子进行一个排名。】

【再用这个排名来参加殿试。】

【这个排名加上殿试成绩。】

【足够朝廷选取那些真正有能耐的人才了。】

【如此一来,那些文人就不用皓首穷经的去钻研文章。】

【相反的会注重策论之道。】

【到时候大明的文人尚武,将人人如龙!】

朱元璋和朱标听到朱雄英的这番话。

互相看了对方一眼。

都看到了对方眼里的震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