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守义这才知道,原来在大喇叭上喊吃牛杂汤的事儿,纯粹是一场巧合。不过也从侧面反映了,厂里的领导确实还是比较关心工人同志们的伙食。

了解原由后,他谦虚地说:“这也不是我一个人的功劳,全组的同志都付出了很多。而且这也离不开其他部门的支持,像食堂这边要是做不好,我们弄来再好的食材也白搭。”

聊了一会后,看着队伍缓缓向前移动,周守义也跟着排起队来。他看着食堂工作人员熟练地给工友们盛着牛杂汤,虽然土豆和白菜的数量占据不少。但牛头肉和牛内脏的分量,也绝对不少。

很快就轮到周守义了,他接过盛好的牛杂汤和二合面窝头,找了个空位坐下。周围的工友们都在津津有味地吃着,时不时发出赞叹声。

“这牛杂汤的味道真是绝了,又鲜又香,比我们家过年吃的都好。”一位年轻工人说道。

“是啊,你看这汤里的牛杂和牛头肉可是分量很足啊。不像往常一样,挂羊头卖狗肉。除了看见一两丝牛内脏,其他全是菜。这食材管理组,还真是办了件好事儿。”另一位老工人附和着。

周守义听着这些话,心里暖暖的。他知道,这是对他们食材管理组最大的肯定,也代表厂里的普罗大众们,初步认同了新建立食材管理组。

他尝了一口牛杂汤,味道真不错。比上次在秦家村吃的驴杂汤,还要好许多。

周守义一边吃,一边观察着工人们。发现有的人打了一饭盒牛杂后,只吃了一些菜,然后就着汤把二和面窝头消灭掉。剩下的牛杂和头蹄肉却并没有吃,而是绑扎好打包了起来。看来有不少的人都想要晚上带回家,与家中的亲人们一起分享。

这年头和后世可不同,吃一顿荤腥太难得了。许多人都希望家里的老婆孩子,也能一起尝一尝。

周守义看了看食堂里,他估计全厂1000多号人,几乎全来了。毕竟不需要肉票就能吃到肉,这样的机会属实难得。只要是口袋里稍稍有些钱,那绝对不会错过这样的机会。

在食堂的另一边,崔厂长和厂里的其他领导们,也都打了一份牛杂汤吃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