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试是有两场考试,第一场主要内容是要写试帖诗,经义题,以及写策论。
这是正试内容,试帖诗要求是写两首诗。
第二场是复试,主要考算学,还有一文一诗。
录取主要是以第一场为主,第二场复试,主要用于排名。
沈小青发现,这个时代,允许女子科举,并且和历史上科举模式有所不同。
但不管有何不同,考场内是严肃的。
进入考场后,关闭大门,是不再允许进出。
新的学政姓云,云学政给他们讲了考场规则,让他们遵纪守法,不可有任何违背行为。
女子这边,仅有三人。
考中童生的女子,有十一名,但最后参加院试的,只有区区三人。
也就是女子考棚这边,要比男子考棚那边舒坦不少的地方。
主要是没人会为难这三名女考生,就没人在臭号那边。
只是需要在这里待上三天两夜,也是极为考验人的耐性。
正试是两天,复试是一天。
一直到三天两夜后,才会开院试的大门,才能出去。
不能提前出去。
试贴诗,破题、承题、起股、中股、后股、束股等等。
这就类似于后世的八股文,这是有点八股诗词的感觉了。
都是撷取前人,诗句中的一句,或者,是一个典故、成语。
你要先知道,这个诗句、典故、成语出在哪里,然后,才能破题。
以前沈小青的薄弱点,便是诗词。
让她知道出处,她博闻强记,是可以找到的。
但若是让她做八股诗词,的确难度不小。
现在,有了公孙无忌的教导,已经强了很多。
做出来的试贴诗也算是有模有样。
经义题更是不在话下,本就是她的强项。
至于策论和算学,她信手拈来。
策论,说实在的,沈小青不觉得有多难。
就好像上一世写议论文一样。
只是需要用古言写出来罢了。
如今,她的古言根底扎实了不少,写这个东西自然不费劲。
她只用了别人一半的时间,便把题答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