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收复缅甸

“皇上,既然计策已定,此刻正是向众人宣示的绝佳时机。”萧剑适时提醒道。

“嗯,所言极是。”皇上应了一声,旋即便迈步朝着那群正恭恭敬敬、安安静静等候他发号施令的人们走去……

萧剑静静地凝视着皇上渐行渐远的背影,心中涌起一阵强烈的迷茫和困惑。眼前的这位皇上,从表面看来似乎的确称得上是一位好皇上,他的言行举止都透露出一种威严与仁慈并存的气质。然而,萧剑不禁开始怀疑起自己一直以来坚信不疑的信念——他父亲的死因真的与这位看似仁善的皇上毫无关联吗?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回想起过去这几日里自己对待皇上的态度,萧剑内心充满了厌恶和懊悔。尽管他一次又一次地在心底告诫自己,皇上乃是自己的杀父仇人,但每当面对皇上时,那种想要去帮助他、支持他的冲动却总是不由自主地涌上心头。这种矛盾的情感让萧剑倍感痛苦和挣扎,他不明白为何自己会产生如此复杂而纠结的情绪。

与此同时,另一边的皇上则神色从容地将萧剑讲述给他的那些事情原原本本地转达给了来自缅甸的众人。他的声音平稳而坚定,仿佛所传达的信息不过是再平常不过的日常事务一般。在场的人们纷纷侧耳倾听,脸上或露出惊讶之色,或流露出深思之态。

“您真的愿意派人来建设缅甸吗?”一位满脸皱纹、身形佝偻的年长士兵,颤颤巍巍地走上前来询问道。他那饱经风霜的脸上写满了岁月的痕迹,年纪已然很大,但由于膝下无子无孙,生活所迫之下,不得不以这般高龄投身军旅生涯。对于缅甸的真实状况,这位老兵可谓心知肚明。若当真能有贤良之士前来参与建设,他坚信缅甸必将迎来翻天覆地的变化,变得越来越美好。

此时,那位高高在上的皇帝,骑着马儿,他目光如炬,环视着下方众人,然后朗声道:“君子一言,驷马难追!朕定会派遣忠实可靠之人为新任的缅甸县令。不过在此之前,这缅甸之国将不复存在,从今往后更名为清甸!朕还会遣派专人前来教授民众如何种植庄稼,如此一来,家家户户皆可品尝到那香喷喷的白米饭。诸位若是甘愿成为我大清的子民,实乃朕之荣幸!朕亦定当引领尔等共同迈向繁荣昌盛之路!”说罢,皇帝不禁面露喜色,毕竟此番又为大清开拓了新的疆土。

话音刚落,整个清甸的人们瞬间纷纷跪地,齐声高呼:“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那声音震耳欲聋,响彻云霄。

皇帝见状,微微抬手示意众人起身,缓声说道:“都平身吧。”一时间,人群中爆发出阵阵欢呼声与感激之声,仿佛对未来充满了无限的憧憬和期待。

“现在,那逃兵走了,你们都是大清的子民!我们都是一家人,大家都别客气”

“哈哈哈”,众人兴奋地欢呼起来,那震耳欲聋的声响仿佛能冲破云霄一般。此时,一名士兵高高举起手来,大声喊道:“皇上!小的知道那名大王……不对,是那名可恶的逃兵会朝哪个方向逃窜!”

皇上循声望去,只见说话之人面容苍老,岁月在他脸上刻下了深深的痕迹。皇上不禁好奇地问道:“哦?那他究竟会逃往何处呢?”言语之间,透露出一股威严与急切。

皇上心中暗自思忖,如果能够得知这名逃兵的去向,自己必定要不惜一切代价将其擒拿,然后碎尸万段以泄心头之恨。想到此处,皇上的眼神变得愈发凌厉。

那位年老的士兵赶忙回答道:“皇上啊,据小的所知,那逃兵的母亲乃是来自回疆之地。依小的推测,他极有可能会前往边疆,投靠他的母系家族以求庇护!”原来,这位老士兵已追随大王多年,早在大大王尚在位之时,他便已入宫服役。宫内众多妃子的籍贯来历,他都了然于胸,无一不知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