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李承宗走到李渊的床榻边坐下。他第一次这么近距离地靠近他的这位祖父,心中的排斥感似乎也在慢慢地淡化。
李渊叹了口气,说道:“看来祖父是真的老了,也是时候要把天下交到你的手上了。”
“祖父……”李承宗忽觉喉中有些难受,他刚一张口,却被李渊按捺了下来。
李渊咳了两声,接着说:“祖父知道,因为你生母的事,其实你一直都对祖父心存芥蒂。事到如今,祖父仍然希望你能明白,生在官宦或帝王之家,姻亲大事从来都不只是两个人的事情,而是关乎到门阀家族,甚至是全天下的黎民百姓。所以,有些事,祖父不得不做,哪怕是祖父自己遇到,也会做出同样的选择。”
李渊说罢,看了看李承宗似乎已经有些动容的脸色,他转过身从旁边摸索过来一本奏章递到李承宗的面前,接着说:“你看看这个。”
李承宗狐疑着接过奏章,打开后刚刚浏览了两行字,眉头已经紧紧蹙在了一块。他正欲怒斥,又被李渊抢先按捺了下来。
“你先看看落款处的签名。”李渊提醒道,果然这一招足以堵上李承宗方才即将脱口而出的驳斥之词。
“皇太孙妃之位非比寻常,如今满朝文武皆知朕已经年迈,不日便将传位于你,所以,皇太孙妃不日也将擢升为皇后,成为这大唐的一国之母。之前,朕曾感念于你与子芩之间的纯挚感情,又因她曾身怀你的骨肉而允下了她这个皇太孙妃之位。可是,现下她没能保下这个孩子,而朝中文武百官们的担忧也不无道理。如若有朝一日,你登基临朝,皇帝专宠皇后,但皇后却无子嗣,这无异于是将大唐的安危推向了风雨飘摇之处啊。”
李渊说道激动之处,忍不住又咳了几声,李承宗赶紧为他抚了抚后背,缓解了片刻过后,李渊才又接着道:“这封奏书与其说是奏书,倒不如说是一封请愿书,落款之处,光是崔、王、郑、卢四大家族中就签了三个,没签的那个太原王氏还是出于为了要避嫌的原因。祖父知道你与子芩情投意合、两情相悦,但是帝王家的婚事当真是不能如此自私的。难道你和子芩忍心见到朝堂震动、百姓不安的局面吗?”
“可是……”
“稍安勿躁。”李渊又打断了李承宗的话,接着说:“朕知道不可能令你背弃子芩改娶太原王氏为皇太孙妃,所以朕从没有想过要收回她皇太孙妃的身份,但如果想要堵上朝堂之上的悠悠众口,除非她的腹中能再传来喜讯,甚至是借他人之腹传来喜讯,再或者她愿意效仿娥皇女英,朕再同时为你赐婚一位侧妃……”李渊顿了顿,接着道:“朕知道你们不易,朝臣不易,大唐的子民也不易,而朕能为你们做的也只能到这一步了。”
李渊说罢,无奈地看向李承宗,他的意思已经表达得很清楚了,从李承宗的表情来看,他也明确了李承宗已然明白了他的意思。“不过,你也不必着急,距离你们大婚还有两月余的时间,不如你先回去与子芩好好商量一番,再来回复朕也不迟。”
李承宗的喉头动了两下,始终也没能发出任何声音。他的手指紧紧地抠进奏书里,良久才克制地将它合上,呈还给李渊。
李渊接下奏书,长长地叹了口气,说道:“朕知道,住在你别院中的那位野辞真也是个不错的姑娘,而且也对你有恩,在行商之事上的本事也恰有几分神似你的生母,如果你对她也有几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