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清阳笑道:“武功高就不会注重轻功了,只有武功不咋的才会在轻功上多努力努力。这些小王八犊子都是在敌后活动的,你说逃跑的功夫怎么可能差?”
杨凡:“真知灼见。”
风清阳:“只是拙见。”
不亏是与金庸笔下的同名大侠,侠义,随和,亲切,有趣。
杨凡笑道:“我也越来越喜欢你了。”
风清阳:“喜欢就拜我为师啊。”
杨凡:“这……”
风清阳:“惊不惊喜,意不意外,突不突兀?”
杨凡:“你这提议怎么可能不让人突兀?如果现在是一个少女突然对我表白,我还不觉得突然,可一个武林前辈、江湖名宿突然走过来说要收我为徒,这就像一个男子突然抱着我,对我说,‘你是我儿子,我是你失散多年的爸爸。’你能明白这种感受吗?可惜我有门派了,关键还是一派之主,所以……”
众人皆是忍俊不禁,哄然大笑。
风清阳笑道:“你这比喻生动有趣,形象恰当,想感受不到都不行。不过呢,你还是且听我一言,你既知我有识人之能,那我的突兀自然有我的用意。你资质好,却无名师点拨,若是莽撞修炼,什么时候突破特级,又什么时候可以登顶呢?我见天下马上要战火纷飞,此时我多教一个侠士,于我来说是功德一件,你说呢?”
杨凡点头称是,犹豫不决道:“可我有门有派……”
风清阳笑着打断道:“道教本就是万道之源,万道之终,门庭之见在我看来不过是虚设。教书匠既教了你识文断字,你又为何要拜于别人座下强身健体,有师傅拜师傅岂不是冲突了?其实这两者并不冲突,是世人混淆了概念罢了。不入二门、不拜二师的确是忠的表现,可我既不需要你守我教的规矩,也无需教你传承秘籍,我教你的是经验和心得,你叫我师傅,却不受我衣钵,这么好的事,你还要犹豫吗?你想想若是提前两年进入特级境界,对你该是多好的优势?”
杨凡:“是我愚昧了。”说完曲腿下跪行拜师大礼,高呼:“师傅在下,请受徒弟一拜。”
风清阳笑盈盈的扶起杨凡,细心的拍了拍他膝盖上的灰尘。
受宠若惊自是无需言表。
风清阳拍着杨凡肩膀,笑道:“很好很好。”
杨凡问道:“天赋异禀,善恶仙眼。天涯海角,仁帝之母。这几句是何意?”
风清阳微微一笑道:“天机不可泄露。”又附耳低语道:“你只需知道一点,你不能离开她,不然就会有大难。”
杨凡点头,倒与他的内心想法不谋而合。他需要一双可以提前看到危险的眼睛,更需要一双可以分辨善恶的的眼睛。杨凡称骨测赋,曈曈辩善明恶,相辅相成,相得益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