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碗柜上了锁,他在记忆里搜索了一番,才在角落的一个瓦罐下面翻出了钥匙。
等把碗柜的门打开,看着里面所剩无几的粮食皱了皱眉头,别说细粮,粗粮也就只有三十来斤的样子。
大概有两斤苞谷面,三斤红苕干,下面角落里还有几十个红苕,十多个洋芋,这便是家里全部的存粮了。
至于调料,姜国强仔细翻了翻,也就一点点的盐跟酱油,油那是想都别想。
姜国强看着眼前的一点粮食,是真的不知道从哪里下手比较好。
难道晌午就吃煮红薯或者烤红薯???
那接下来的日子怎么办?这点粮食也不经造啊,这也就能吃十来天,加上其他两样,也就半个月不能再多了。
想着想着,他摸到口袋里剩余的大团结,眼前一亮,他可以去供销社买啊,早知道今早在向阳公社时,应该去供销社里逛逛的。
队里就别想了,家家都穷,也就有一个卫生室,里面有一个上了年纪,会点中草药的老中医,平时倒是能治点感冒发烧,跌打损伤的。
哎,看样子,今天中午也就能吃个煮红薯稀饭了,这个他倒是会,先用水洗干净,刮掉皮,用刀砍成一小块小块的,放进洗干净的锅里再添点水,加入柴火煮熟就好了。
这样想着,把前面的做好,就只剩最后的烧柴火。
灶间里平时是没有留柴火的,柴火都是放在厨房外面边上的柴火堆里。
他出去拿了一些进灶间,便坐到了板凳上,按着记忆中的样子加柴,烧起来。
别说,行动起来倒是挺像那么一回事的。
就是这个火吧,半天燃不起来,搞得灶间里烟火缭绕的。
姜国强扇了扇屋里的烟雾,被熏得直咳嗽。
忙活了十来分钟后,才找到方法,灶间里的火终于被他点燃。
后面的事情就比较顺利了。
等感觉快好了,他起来掀开锅盖一看,倒是还行,看着是那么一回事。
正当他把锅里煮好的红薯往自己碗里盛到时候。
住在隔壁,刚刚从地里回来,不放心姜国强两口子的宋桂英看着屋子顶上的烟火气,来到厨房门口。
看到在忙的是姜国强,她几步走了进来,嘴里道“怎么是你在煮饭?应该等着我我回来做的。”
姜国强抬起头看了一眼,随口道“妈。”
宋桂英看了一眼碗里的红薯稀饭道“你们就吃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