宴容景一扯,“撕拉”一声,轻薄的纸张裂出一道沟壑。
好歹是宴容景见宣纸之上写的是自己殿选的策论,才没有将其撕成两半,随手丢弃。
殿试的考题之中,皇帝让众位考生就“雨我公田,遂及我私”一句对当今的土地制度针砭时弊。
“雨我公田,遂及我私”是诗经当中的句子,讲的是雨降公田,后及私田。
再结合当今的井田制,大部分的进士猜想到了皇帝是想加大对公田的管理和税收的上缴。
此文出自《大田》,全文讲得是四季耕种祭神一事。
饱读诗书的宴容景也明白,在殿选上选用此句,是说明了褚天骧对土地一事的重视。
但是出身寒门的他却不愿以“公田”破题,反而想在“私田”上大做文章。
宴容景家道中落,农忙时也会脱下文人的长衫去田里帮农。
天色还昏沉时,一家人就会走到田里。
顺着麦杆成片倒下,日头也缓缓升起。
家里人照顾自己,宴容景尚且能在正午时分休息。
哥哥和父亲却是在农田之间挥汗成雨,一直忙碌到日头落山。
可如此劳作辛苦,一场秋雨、一季烈日,便能让他们一年的辛劳颗粒无收。
还要去将自己家中仅存的一点粮食充公,去缴满公家的份额。
最艰难的一年,原本十指绣花的嫂嫂也只能去田里捡那掉落的谷穗过活。
远在他县的嫂子父母前来探望时,甚至将她称作大姐,询问自己远嫁女儿的归处。
深知农人艰辛的宴容景在策论中大刀阔斧的提出,要将公田平均分配给农人,归田于民,甚至连原有的税收都生生砍去一半。
宴容景知晓自己的言论太过狂妄。
可这几乎是他唯一一次的谏言机会。
如今他身中进士,入朝为官已是定数。
可是他又要在那末流小官之位上苦熬多少年,才有这上到天听的机会?
农人太苦了,苦到宴容景不愿再等候一月一日。
借着殿选的机会,宴容景将自己的“妄言”尽数挥毫在笔墨之间。
落笔之时,他长舒一气。
双手随着狂跳的心脏一起剧烈地颤抖着。
这双手,今日为天地立命。